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联盟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卷.doc

    • 资源ID:1098727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联盟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卷.doc

    1、1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联盟 2017-2018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9 月联考试卷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粗犷( ) 抖擞( ) zh( )蓄 du( )逼人2、默写诗文名句,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0 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王湾 )(4),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3、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

    2、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A、儿女:儿子和女儿 B、俄而:不久 C、欣然:高兴的样子 D、因:趁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不少忠实的登山爱好者,每周至少一次,会约上几名山友,一起到山里去,寻找一个静谧悠远的世界。B、有了上次音乐会的完美演出,相信这位才华洋溢的演奏家再次莅临定会受到更热情的欢迎。C、春天到了,公园里,男女老少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在明媚的春光里漫步。D、男孩子呼朋引伴的,看见同学朋友兴奋地聚在一块儿大声的说笑,女孩子稍微羞涩一些,窃窃私语熙熙

    3、攘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2A、宜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竹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B、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C、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6、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B、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 ,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C、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

    4、恨狗的原因,取了“狗”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狗相似的人。D、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二、阅读与赏析: (34 分)(一)执竿入城(12 分)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笑林(三国魏) 】注释:鲁:春秋时国名。初:开始时。俄:不久。老父:老人。古时指老年男子。圣人:最完美、最有学识的人。中截:从中间截断。7、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初竖执之A、遂依而截之 B、未穷秦青之技 C、下车引之 D、

    5、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2)但见事多矣(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4)遂依而截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1)计无所出。(1 分)(2)遂依而截之。(2 分)10、读了这段文字,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 分)3(二)湖上宋 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一、二两句所描写的景象。 (2 分)12、这首诗反映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三) (8 分)“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6、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3、赏析文中的画线的句子。 (3 分)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7、。14、第段写春风,分别从哪些角度写的?突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3 分)15、第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2 分)(四)秋枣儿红(10 分)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脆生生,甜滋滋,齿颊生香。4这个季节,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还小,一看到枣熟了,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

    8、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现在想来,那种淳朴、和睦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回味不已。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她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枣儿是否被孩子们采摘,看枣儿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祖母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

    9、,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会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做的事情。收下的枣

    10、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张“箔幛” ,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让大家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

    11、乡永久的思念。5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16、文章第-段中,作者写了祖母与枣儿的哪些往事?(2 分)17、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18、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好在哪里?(2 分)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19、从全文看,大红的“秋枣儿”上凝聚着哪些美好的情感?(3 分)三、表达与交流:(40 分)20、步入中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新同学。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请以我的新朋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62017-2018 学年度周铁学区联盟第一学期月份考试 7 年级一

    12、、积累与运用:1、2、略 3、A 4、C 5、D 6、C 二、阅读与赏析:7、B 8、 (1)拿 (2)只 (3)用 (4)于是 9、 (1)想不出什么办法。 (计、出)(2)于是(鲁人)依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竹竿。 (遂、依、之、补出主语)10、做人要灵活对待问题,要随机应变。 (意思对即可)或者遇到事情要经过思考,不能胡乱地相信别人的话,照搬照做。11、示例:在那湖岸边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悦的群莺在不停地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的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12、这首诗反映了游人舒畅、欢快、愉悦的心情。1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的特

    13、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4、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浓郁;从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15、写小草儿和树叶儿是侧面描写,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生机。16、 (1)祖母守望枣儿、拾枣儿、蒸枣儿、给孩子们分枣儿;(2)祖母送枣儿给邻里、亲戚;(3)祖母晒枣儿、卖枣儿;(4)祖母留枣儿给家人食用。17、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送枣儿给邻里时得意、快乐的情态,表现了她内心的幸福感。18、 “果然”一词表现了后邻的守信,彰显出淳朴、和睦的邻里之情。19、 “秋枣儿”上凝聚着淳朴的邻里之情、温暖的亲情以及浓烈的思乡之情。三、表达与交流:切入分 31 分。7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联盟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卷.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