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气体造成( )A. CO B. CO2 C. SO2 D. NO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C. 二氧化碳验满 D. 稀释浓硫酸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2、禁止乱砍乱伐;开发氢能源;利用水力发电;种植花草树木A. B. C. D. 5.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A. 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B. 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C. 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 D. 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6.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O2 B. N2 C.H2 D. CO227.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
3、氧化碳能与水反应8.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实验现象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CO2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A. A B. B C. C D. D9.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其硬度都是很大B. CO2可用作燃料C. CO 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D.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310.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
4、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 X 是 O2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 C6H12O6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C6H12O6与 X 反应生成 CO2和 H2O 属于置换反应11.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 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 海水晒盐就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12.化学学习
5、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与微粒构成 B注意实验安全 C合理利用资源 D健康生活方式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时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进入地窖、深洞前先做灯火实验推移大量使用塑料袋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平衡膳食,不偏食挑食购买食用过期食品过量饮用碳酸饮料A. A B. B C. C D. D1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禁止使用煤等燃料;禁止乱砍乱伐;开发氢能源;利用水力发电;种植花草树木A. B. C.
6、 D. 14.在集气瓶中有气体,胶头滴管中有液体,如果把液体滴入瓶中,气球会逐渐胀大,则气体与液体分别可能是( )4A. O2、稀盐酸 B. 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 C. CO,NaOH 溶液D. 氢气、水二、填空题15.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 B、C、D 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小资料: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1)打开 A 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 中实验现象是_ 。B 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_ 。C 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 。(2)一段时间后,关闭 A 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 K2及 E 中的玻璃塞和活塞,
7、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 E 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 K2夹紧橡皮管。C 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 ,解释 C 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_ 。16.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1)若补充仪器_和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湿度_,压强变_,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_请连接 A、B,并将装置图 2 补充完整_ ;B
8、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17.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5_;_。18.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_,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_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色 _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 ,_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 _。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_ _ 。甲同学要用MnO 4固体来制取 O ,应选用上图中的_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当 收集
9、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 。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装置中反应,制取 CO 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 (填序号)。A产生的 CO 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B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C产生的 CO 与水反应生成 H CO 使石蕊试液变红丙同学用 C 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 反应方程式是:_ 。20.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 (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6(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
10、选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_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右图所示的 H 装置和 I 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 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 (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如图 J 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 三、实验探究题21.请根据已学知识,结合所给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 1 中仪
11、器 A 的名称:_(2)当打开 K1关闭 K2时,利用图 1 中 I、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填序号)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备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当打开 K2关闭 K1时,利用 I、装置可验证 CO2的有关性质若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小试管中盛放的物质可以是_(3)小中认为在不改变图 1 中 I、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稍作处理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他的做法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假设有一颗表面被 CO2气体覆盖的星球(星球地心引力作用是地球的 1.2 倍),小中想在该星球上仿照实验室制取氧气,设计图 2 装置,他_(
12、“能”或“不能”)收集到氧气(4)小中在家里无意间发现鸡蛋壳和白醋混合,也能产生 CO2,请你和他一起从图 3 中选出合适的_(填序号)日常用品,收集 CO222.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 A、B 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A 中的现象是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B 装置中的现象是 _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_ 四、综合题723.如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做的碳循环示意图:(1)化石燃料除了煤、石油外,还有_,煤燃烧会产生造成酸雨的污染气体是_(写化学式);(2)利用海
13、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温室效应,除了 CO2外,温室气体还有_(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工业上也可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吸收 CO2,其反应方程式为_;(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 X+4H2O,则 X 的化学式为_;(4)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_;(5)相较以上燃料,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写化学式)2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 1 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 ,
14、 b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填上字母),其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 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填图中字母)(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又用于探究物质性质当打开 K1、关闭 K2时,利用 I、II 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 (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打开 K2、并闭 K1时,可以利用、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如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 ,如要证明该制备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在烧杯中应加入是_ ,其
1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825.可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料,但是欣欣对于可乐中的成分不是十分了解,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她解开疑惑吧(可乐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1)可乐中一种常见的不稳定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且此物质是一种_(选填“酸”或“碱”)(2)欣欣将可乐加热,并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当她把收集的气体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倒入烧杯时,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_9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A
16、 14.【答案】B 二、填空题15.【答案】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进入 B 也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CO2+Ca(OH)2=CaCO3+ H 2O;白色浑浊消失,变为澄清溶液;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使稀盐酸进入到 C 中,难溶的碳酸钙被稀盐酸溶解16.【答案】铁架台;酒精灯;2KClO 3 2KCl+3O2;升高;大;气泡;熟石灰;导管口有气泡冒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7.【答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火焰由低到高先后熄灭18.【答案】0.03%;光合;无;无;大;能;干冰19.【答案】烧杯;锥形瓶;A;2KMnO 4 K2MnO4 +MnO2 + O2;先将导管拿出
17、液面,后熄灭酒精灯;BC;氢气;Zn+H 2SO4=ZnSO4+H2 1020.【答案】ABD;CaCO 3+2HCl=CaCl2+H2O+CO2;装置不严密,漏气;药品量不够,二氧化碳的量不够装满整个集气瓶;IH;向下;三、实验探究题21.【答案】(1)分液漏斗(2);Zn+H 2SO4ZnSO 4+H2;紫色石蕊试液(3)在装置 II 中装满水后再进行制取;2H 2O2 2H2O+O2;能(4) 22.【答案】(1)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 2+H2O=H2CO3(2)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四、综合题23.【答案】(1)天然气;SO 2(2)O 3;Ca(OH) 2+CO2=CaCO3+H 2O(3)C 2H4(4)C 2H5OH+3O2 2CO2+3H2O;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5)H 224.【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2)A;2KMnO 4 K2MnO4+MnO2+O2(3)A(4)b;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Ca(OH) 2+CO2CaCO 3+H 2O 25.【答案】(1)H 2CO3;酸(2)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