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说明文阅读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095142       资源大小:854.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说明文阅读新人教版.doc

    1、1专题十一 课外说明文阅读一、(2018东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灵感何时会出现由英国电信公司和今日管理杂志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管理者表示他们最好的灵感都是在工作之余产生的。典型的答案是:洗淋浴的时候,泡澡的时候,剃胡子的时候,开车上班的路上。为什么人们在工作时百思不得其解,放松时却容易产生灵感?大脑也有后台程序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大脑在放空状态下是什么都不做的。但是最近科学家发现,大脑在放空状态下也是在不停运动的。大脑放空时,它就会处理海马体提供的短期记忆,以便对未来的行为提供参考。这时,我们自以为已经忘记的记忆就会重新冒出来,之前全神贯注思考时一直被束缚的思想会被解放出来

    2、,于是就有“灵光一现”的可能。负责解决高度复杂的问题和负责处理短期记忆是大脑的两个不同机制,一般认为这两个机制是此消彼长的,但走神会把这两个机制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生发灵感、解决难题提供了好机会。_神游有可能产生灵感,但是它太飘忽无常,一眨眼就会忘得精光。这是因为大脑的遗忘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的大脑是以每神经元每秒钟 1 比特的速度遗忘信息,走神时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很快,这种持续的信息传递消耗的能量几乎是大脑有意识做出反应时消耗能量的 20 倍,耗氧量也远远高于大脑有意识时的活动。这么高速的信息处理,遗忘也很正常。当你好不容易发现脑中留下的一些残存的印象,提起笔想要记下来时又忘了个精光,这个

    3、现象怎么解释?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时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是搅成一团的,一旦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殊的事物上,就会趋向直线运动。所以,一旦拿起纸笔准备记录,大脑就会从神游中“苏醒” ,本来就微弱的印象就更不容易记住了。这个悖论现在看来真是无解,不过也难怪,如果灵感真的一走神就会冒出来,还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上,那也就不会这么珍贵而有意义了。拍脑门有灵感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麻烦或困惑时,拍一拍脑门有时也会产生灵感。这是为什么2呢?科学家发现,大脑的边缘系统主要是控制人的情绪反应的。在靠近脑门的地方,有一个名为扣带前回的部位,是主管认知与情绪的,在解剖

    4、上属于边缘系统,这个扣带前回就是人顿悟和灵感爆发的“发动者” 。由于灵感产生时往往也是具有情绪性的,因此大脑的边缘系统对灵感的产生起重要作用。要想产生灵感,就要刺激大脑的边缘系统,而拍脑门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扣带前回尽快“启动” ,就好像对心跳停止者按压前胸以复苏心跳一样,以此来刺激扣带前回,使其生物电的活动增强,尽快地启动顿悟和灵感过程,这样人才会突然灵光闪现,豁然开朗。因此,在脑门这儿施加点力以产生灵感是有道理的。当然,也并不是说你拍拍脑门,灵感就会随之闪现的。它是在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受到启发而突然“迸发出火花”的。1文章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前均有个小标题。请为第二部分拟一个恰当的小

    5、标题并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小标题:_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_2根据画波浪线的内容请给“扣带前回”下个定义。_3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_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_二、(2018东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说“茶”我们中国老百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虽然排在末尾,却是一门最有讲究、最有情趣、最有文化、最给人启迪的学问。饮茶的要义,就是通过有一定温度的白水,将茶叶中的精华析解出来。这个过程,今人曰冲,古人曰煎,做法不同,道理是相似的。宋代苏轼有一首题为试院煎茶的诗:3“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

    6、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这首诗写出了茶与水、火与水的关系。据传唐宰相李德裕,曾托去江南的朋友舀回长江之水,供他煎茶,此人疏忽了,船已渡江,方想起汲水事,只好临时于江边舀了两罐捎回长安。李德裕煎出茶来一品,便说,你取的非中段中流之水吧?不要瞒我。可见唐代文人饮茶,对水的要求是很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好水还要配以“活火” ,才能真正煎出好茶。水加热时释放出气泡,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地便像鱼眼大小。古人认为,沏茶的水若是滚过了头,也就是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沸腾而逸出,水便“老”了,用这样的水,煎出来的茶,在口味上就要差一点了。所以需特别讲究“火候” 。东

    7、坡诗“贵从活火发新泉”中的“活火” ,就是要不停地用扇子扇,使炭火得到充分燃烧,使水沸腾出“鱼目”则止,这样煎出的茶,才让人饮后神情气爽。茶不仅有清心明目的功效,还给世人增添了许多情趣。据说宋代上自宫廷,下到民间,饮茶成为时尚。据梦粱录里记载,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茶肆、茶楼、茶坊、茶担,遍布全市,饮之外,有吃,吃之外,有乐,是广大民众的消闲去处。而苏东坡题为惠山烹小龙团诗中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小团月” ,则是专供宫廷饮用的龙团茶饼,属于极品的贵族饮料了。欧阳修归田录有云:“茶之品莫贵于龙凤团,凡二十余饼重一斤,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龙团茶分大小,小者贵重于大

    8、者,所以,有此口福的苏东坡,情不自禁咏诗记事,记叙他的这次高级消费了。今人泡茶,谁都会的,用烧开的水往杯子里或茶壶里一冲,就行了。古人煎茶,就比较麻烦,一是在炉子上将茶煮来饮用,一是在炉子上现烧水现沏。虽是繁琐,但也显得精致些,高雅些。我国至今还保留着饮茶风俗的,有闽粤一带的潮汕功夫茶,还有北京地区的盖碗茶等。有些少数民族也沿用着古老的茶道,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等。各地时常举办的茶艺表演,成为当地老百姓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茶是有品格的,它的味道不十分浓烈,也不过于绵软。喜清新、倡自然、求本色、好自如的茶道,恐怕,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呢!(摘自今晚报 ,有删改)1本文针对“茶”

    9、,主要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_42文章第段讲述唐代宰相李德裕的故事,有何作用?_3文中画线句用到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_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推崇饮茶。【材料一】茶叶是我国的“国饮” 。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了。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唐朝时饮茶成风。到南宋时, 梦梁录中更说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各族共同的日常饮料。【材料二】 茶叶和茶饮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的常见主题,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战国大诗人屈原曾在自己作品里谈到“茶茗” 。唐

    10、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有关于茶的诗,李白一首敬亭山茶诗云:“茗生此山石,玉泉流不歇。 ”杜甫有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写茶文化雅事最多的算是红楼梦 ,栊翠庵女尼妙玉请宝玉、黛玉、 宝钗吃“体己”茶,使人觉得雅性十足。 _三、(2018东营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

    11、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 ,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5“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

    12、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

    13、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作者:胡宇齐。有删改)1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14、_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63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_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_四、(2019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揭开地球“种子方舟”的神秘面纱陆纾文在距离北极点 1 000 千米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个山洞里,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 90 万份植物种子,作为“备份”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

    15、难而绝种,被称为“种子诺亚方舟” 。种子库的选址位于挪威大陆与北极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上的一座沙岩山的内部深处,处于地质活动较不活跃的永久冻土带,且高出海平面 130 米,即使冰川融化仍能保持干燥的环境。在漫长的冬季,当地气温维持在零下 30 至零下 20 摄氏度之间,堪称植物标本的天然冰窖。从外表看,用水泥浇筑的种子库入口毫不起眼,但当你走过那结满冰霜的 120 米隧道时,就会感受到它的深不可测。 “方舟”的核心地带是并排的三间长 27 米、宽 9.5 米、高 5 米的独立冷藏室。这里最多可以储存 450 万份种子样品,目前其中一间已经贮藏有 90万份超过 1 亿粒种子,其余两间依然空置。冷藏

    16、室是严禁外人进入的,法国摄影家卡洛琳波伦也不例外。被拒之门外的绝不止波伦一人。2008 年 3 月,挪威王储马格纳斯亲临种子库,提出想亲眼看看“核心地带” ,结果吃了闭门羹;10 月,美国前总统卡特来到这里,依然没能获准进入种子库的“心脏” 。在全球种子库建成以前,全球范围内已有约 1 400 座规模不一的种子库,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位于政局不稳的国家或环境面临威胁的地区。相比之下,这座位于北极地下深处的“种子方舟”要可靠得多。由于配备了大型制冷设备,冷藏室得以常年保持零下 18 摄氏度的低温,即使意外停7电,种子库内的温度也能在至少 200 年内维持在零度以下。此外,存放种子的容器进行了真空密封

    17、处理,以限制氧气交换量并降低代谢活动。在这样的条件下,小麦、大麦、豌豆等农作物的种子可以存放 1 000 年,而生存能力最强的高粱种子,能够存放约 1.95 万年。不过,并非所有的植物种子都适合在冷冻条件下长期储藏,例如被联合国粮农机构评定为“全球第四重要作物”的香蕉。因此, “方舟”中有不少种子还需要频繁更替,才能保证它们的新鲜和可复制性。在建设初期,科学家们对这座“种子诺亚方舟”将要应对的“灾难”设定包括自然灾害、疫病、战争,甚至“世界末日” 。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为种子库“保驾护航”,建设者们还在其外围浇筑了厚达 1 米的水泥墙,并在库内配备了防爆破门和两个密封舱,入口处还设有包括

    18、运动传感器和网络摄像头在内的一系列安全设施,通过当地机场的控制塔,便可直接监视种子库内的一举一动。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冻土层融化,冰雪融水深入种子库入口并向内蔓延了 15 米。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让挪威政府心有余悸,最终于上月宣布对种子库进行升级,包括建造一处新的混凝土制的入口隧道以及一幢用于放置应急电力设施、制冷装备等的建筑。(选自文汇报2018 年 3 月 4 日,有删改)1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2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第段在说明“冷藏室是严禁外人进入的”这一问题时,却举了三个例子,这是为什么?_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简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这里最多

    19、可以储存 450 万份种子样品,目前其中一间已经贮藏有 90 万份超过 1 亿粒种子,其余两间依然空置。_(2)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为种子库“保驾护航” ,建设者们还在其外围浇筑了厚达81 米的水泥墙。_4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_五、(2019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超导技术 超凡脱俗喻思南日常生活中,电器、电线会发热,是因为电流和电器、电线发生了“摩擦” ,这种“摩擦”就是电阻的来源。事实上,电在从发电厂“赶往”工厂、住宅、学校的路上,就已经被输电线的电阻消耗了不少。有专家测算,目前采用铜或铝导线的输电损耗约为 15%,我国每年的输电损耗就达 1 0

    20、00 亿度左右;如果采用超导输电线,每年节省的电量相当于数十个发电厂的发电量。超导材料另一个特性是完全抗磁性,即超导体一旦进入超导态,就如同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一样。这是因为超导体在靠近磁场时会在其表面感应出超导电流,这个超导电流会在超导体内部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磁场,外界磁场根本进不去,两种磁场相互抵消,从而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专家表示,无论是先置入外磁场中后降温到超导态,还是先降温到超导态再放入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力线都无法穿透到超导体内部。超导磁体具有体积小、稳定度高、耗能少等多种优势,因此临床上采用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很多依靠的是超导磁体。抗磁性还让超导体能在

    21、交通领域大展身手。由于磁力线几乎无法进入超导体的体内,将超导体置于普通磁体产生的磁场中时,会达到悬浮的效果,高速超导磁悬浮列车设想应用的正是这一原理。超导磁悬浮列车将为人们提供更高速、稳定和安全的轨道运输。超导大规模应用的难点是,缺乏适合应用的、临界温度更高的超导体。1911 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等人测量金属汞的电阻时,惊奇地发现温度降至极低后,汞的电阻突然消失。金属汞也成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超导体。不过,汞要冷却到 4.2K(0K 等于零下 273 摄氏度,4.2K 约为零下 269 摄氏度)才有9超导现象。这是一个极低的温度,需要依靠昂贵的液氮来维持,推广应用几乎不可能。因此,从超导现象发

    22、现第一天起,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有应用价值的高温超导体。1986 年,两名欧洲科学家发现以铜为关键超导元素的铜氧化物超导体。铜基超导成为高温超导家族中的一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在铜基超导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1987 年初,中科院物理所团队在钡钇铜氧中发现了临界温度 93K(约零下 180 摄氏度)的液氮温区超导体,并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元素组成,刮起了一阵研究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旋风。后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铁基超导体并已率先掌握了具有自主产权的铁基超导长线制备技术,有利于我国占领新型超导材料及其应用发展的制高点。(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2 月 22 日,

    23、有删改)1本文段主要讲述了超导材料在传输电能、 、_等方面的运用。2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说明顺序是什么?_3第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4文章第段中加点词语“约为” “左右”能否删掉?为什么?_六、(2018甘肃白银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古代的私塾教育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

    24、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10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 ;“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 ;“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 ;另外还有

    25、“月考” “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 ”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 “重点班” “普通班” ,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 ,班级分为“外舍” “内舍” “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

    26、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 “改过簿” “记过格” ,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 ,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

    27、 “隐过” “显过” “大过” “丛过” “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看来在古代私塾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选自青年文摘 ,有删改)1文章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_11_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 _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

    28、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_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 “内舍” “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 “重点班” “特优班” 。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七、(2018湖南衡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石无鱼雨后,我们常能闻到

    29、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12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 ;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30、?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 5 000 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 4 000 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

    31、“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选自大科技2017 年第 1 期,有改动)1这篇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 和放线菌的作用。2文章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3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_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13C放线菌虽

    32、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D “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八、(2018江苏宿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柳 静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

    33、,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 2018 年 1 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 7 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

    34、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 40%。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14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 。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选自知识窗 ,2018 年第 4 期,有删改)1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_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_3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1)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_(2)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 。(“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_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说明文阅读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