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094996       资源大小:794.7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

    1、1礼记二则1.填空。虽有嘉肴选自_ , 礼记又名_ ,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_论著的汇编。 学记是_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 )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 ) (4)选贤与能 ( )(5)矜、寡、孤、独( ) (6)女有归 ( )(7)谋闭而不兴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2、:人不知而不愠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故外户而不闭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C.教然后知困 D.讲信修睦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货 恶 其 弃 于 地 也。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A. 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 火 爆 声 , 呼 呼 风

    3、 声 , 百 千 齐 作 )B.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故 外 户 而 不 闭 )C. 是 谓 大 同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 )D.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大 道 之 行 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大道之行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C.策之不以其道 D.说不清,道不明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10.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_1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

    4、者之间是什么关系?_(一)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1)弗食,不知其旨也( ) ( ) (2)教学相长 ( ) ( )(3)虽有至道 ( ) (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2)故曰:教学相长也。_14.选文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5、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挟 太山以超北海,语 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注释】挟:(用胳膊)挟着。语(y):告诉。折枝:按摩肢体。王(wng):统一天下。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独亲其亲 ( ) (2)男有分,女有归

    6、 (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 是智也C.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_18.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_19.(1) 【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的理想社会。(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4_。 (用【乙】文的语句回答)(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

    7、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各子其子 ( ) (2)大人世及以为礼( )(3)礼义以为纪( ) (4)以笃父子 ( )(5)以睦兄弟 ( ) (6)以贤勇知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货力为己。_(2)以睦兄弟。_(3)而兵由此起。_22.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天下为家”有何特点?_(二)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

    8、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选自曲礼 )5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弗学而能 ( ) (2)其次务施报( )(2)玉不琢,不成器( ) (4)人有礼则安( )24.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原句)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

    9、、恶、欲七者,弗学而能。_(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_(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_26.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_参考答案1.礼记学记 小戴礼记 儒 儒家 礼记 教育学 教学相长 2.(1)即使 (2)味美 (3)困惑 (4)同“举” (5)同“鳏” ,老而无妻 (6)女子出嫁 (7)兴起 3.C 4.B 5.(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 (2)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3)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66.(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货/恶其弃

    10、于地也。 7.C 8.BD 9.C10.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或:满足生存的需要)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或:满足发展的需要)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或: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 11.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是主从关系。 12.(1)zh 知道 (2)zhng 推动、促进 (3)su 虽然 (4)kn 困惑(注意拼音和声调。注意多音字“长”读 zhng) 13.(1)学

    11、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2)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14.教 学 教与学互相促进 15.(1)以为亲 (2)女子出嫁 (3)兴起 (4)憎恨 16.C 17.(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这是不(愿意)去做(它) ,不是不能做到(它) 。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1)大同 (2)天下可运于掌【参考译文】 (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 (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真的做不到。 (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按摩肢体, (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不

    12、(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按摩肢体的一类。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 )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20.(1)以为子 (2)认为 (3)纲常 (4)使诚信 (5)使和睦 (6)通“智” 21.(1)谋财出力都为自己。 (2)用来使兄弟(关系)和睦。 (3)战争由于这样发生。 22.排比手法。特点:社会秩序井然。【参考译文】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 (人们)都把自己的亲人当

    13、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谋财出力都为自己。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由于这样发生了。723.(1)不 (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 (3)琢磨、雕琢 (4)安定 24.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25.(1)什么是人的性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性情, (这些)是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 (2)玉(的质地虽好,但)不(

    14、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 26.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应该注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为度养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参考译文】所以圣明的人把整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家,把整个国家当成是一个人,并不是(他们)凭主观妄为,而是(他们)了解情况,能剖析其中深刻的含义,明白它们的利害关系,擅长处理其中的冲突,然后才会有所作为。什么是人的性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性情, (这些)是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兑命中说:“自始至终,都惦记着致力于学习。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来教导人,让人们懂得礼仪,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所崇尚的是有来有往,只施与而不接受,是不符合礼仪的;只接受而不施与,也是不符合礼仪的。一个人遵守礼仪会使自身安定,不遵守礼仪则可能面临危机。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8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