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3第41讲启蒙运动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094650       资源大小:1.95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3第41讲启蒙运动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课后跟踪检测(建议用时:30 分钟)一、选择题1(2019蚌埠模拟)尼采说:“近来伟大的事件是, 上帝死了 ,对基督上帝的信仰已经变得不可信了。这个事件已经开始在欧洲上空投下它的第一抹阴影。 ”这一“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 D经典力学解析:选 B。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宗教,伏尔泰甚至主张消灭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故B 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者仍然信奉基督教,故 A 项错误;宗教改革者只是反对天主教,并非不再信奉上帝,故 C 项错误;经典力学主要解决力的相互关系,虽然也冲击了宗教神学,但牛顿仍然信奉上帝,经典力学的时间晚于启蒙运动,故 D 项错误。2(2019德州期末

    2、)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坚信能够揭示自然的秘密,宇宙自然不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支配,是可以认识的。这说明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是( )A推崇理性 B反对专制C崇尚自然 D批判教权解析:选 A。材料“坚信能够揭示自然的秘密,宇宙是可以认识的”体现了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理性主义,故 A 项正确。3(2019安阳模拟)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 )A打破宗教神学精神枷锁是启迪人智慧的前提B宗教神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敌人C宗教神学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D教会与君主相互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统治解析:选 A。根据

    3、题目中“理性”与“宗教神学”相对立,而宗教神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阻碍,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时期阻碍社会发展的是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中并未提到理性的对立面是君主专制,故 C 项错误;根据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宗教神学阻碍理性的原因,并未涉及君主专制,故 D 项错误。4(2019三明模拟)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 ”这表明伏尔泰( )A强调天赋人权 B保留社会等级C主张精英政治 D维护私有制解析:选 C。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所倡导的是精英政治,故 C 项正确;根

    4、据材料可2知,伏尔泰明确反对将参政权授予一般平民,这明显是与天赋人权思想相违背的,故 A 项错误;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者,伏尔泰是明确反对等级秩序的,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私有制的相关提及,故 D 项错误。5(2019烟台模拟)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 ,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解析:选 C。材料反映的是对国家的否定,不是实行何种政体,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私有制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启蒙思想家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

    5、,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制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欧洲启蒙思想家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 ”说明不是主张取消国家机构,故 D 项错误。6(2019黄山模拟)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解析:选 D。根据材料“治理良好的政府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可知,自由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故 D 项正确。7(2019深圳模拟) 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

    6、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 ”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B代议制有其合理性C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解析:选 A。根据主权“永远不可转让” “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可知卢梭意在强调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故 A 项正确。8(2019梅州模拟)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 ”这说明启蒙运动( )A宣扬理性主义反对思想禁锢B重视知识价值反对天主教的愚昧思想3C其主要目的是驱逐天主教的黑暗D要求人们

    7、有独立的精神解析:选 A。材料中讲到了的“独立见解”就是基于理性而产生的,因此这体现了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 “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说明了启蒙运动反对思想禁锢,故 A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2019包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自私” “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 “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 “自利” 。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 ,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8、” , “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作“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明

    9、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理由,并结合 16 至 17 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进一步说明。解析:(1)第一小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一“认为自私 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 “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卢梭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一“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 “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结合所学得出。(2)第一小问理由,据材料二“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 “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君者,法之原也”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史实,结合所学从经济、文化等角度作答。答案:(1)黄宗羲: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明辨君臣关系,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平等分工思想。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依照社会契约原则结成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理想。(2)理由: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4律出于君权。史实: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欧洲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3第41讲启蒙运动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