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达标作业 31 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定与鉴别基础题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解析:A 项,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操作,错误;B 项,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操作,错误;C 项,箅渣取液应属于过滤操作,正确;D 项,灌装是转移液体操作,错误。答案:C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不正确的是( )A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分离 CCl4和水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C实验室用如图 2 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的少量 HCl图 1 图 2D除去 O2中混有的少量 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 KMnO4溶液、浓硫
2、酸的洗气瓶解析:A 项,CCl 4与水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法分离,正确;B 项,生成的三溴苯酚与苯互溶,溴也易溶于苯中,错误;C 项,Cl 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 HCl 极易溶于水,正确;D 项,利用 SO2的还原性,用酸性 KMnO4溶液除去,再用浓硫酸干燥 O2,正确。答案:B3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 3和 NaCl;CaCl 2和 CaCO3;MnO 2和 KCl;BaSO 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他们相互分离的是( )A只有 BC D解析: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
3、所给出的物质组:两者都易溶;两者都2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CaCl 2易溶,CaCO 3难溶;MnO 2难溶,KCl 易溶,可用指定的方法分离。答案:C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B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 晶体C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D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解析:A 项,Cl 2也能与 NaOH 溶液反应,故不能用 NaOH 溶液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 项,NH 4Cl 晶体受热易分解,故不能通过蒸
4、干 NH4Cl 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备 NH4Cl 晶体;C 项,纯碱易溶于水,利用图示装置不能达到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目的;D 项,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 CCl4与水不相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可用图中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答案:D5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A 乙烷 乙烯 酸性 KMnO4溶液、洗气B MgCl2溶液 FeCl3 MgO,过滤C HCl 气体 Cl2 饱和食盐水,洗气D 乙醇 水 生石灰,过滤解析:酸性 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但除去乙烯的同时会引入 CO2,A
5、项错误;除去MgCl2溶液中的 FeCl3,加入 MgO 后,促进 Fe3 水解,Fe 3 转化为 Fe(OH)3,过滤后可得MgCl2溶液,B 项正确;HCl 易溶于饱和食盐水,而 Cl2不易溶于饱和食盐水,故 C 项错误;3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D 项错误。答案:B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 H2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CFeCl 3溶液中含有 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CO 2中含有 HCl 杂质: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洗气解析:通入氢气过少无法除净乙烯,通入氢气过量会引入杂质氢气,A
6、 项错误;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分层,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 项错误;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FeCu 2 =Fe2 Cu,2Fe 3 Fe= =3Fe2 ,C 项错误;碳酸氢钠与 HCl 反应放出CO2,而 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 项正确。答案:D7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总共需两次过滤解析:KNO 3中混有 NaCl 应提纯 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7、,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化。则有,操作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 KNO3饱和溶液,操作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 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 KNO3晶体。故选 C。答案:C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一定有 SO24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 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溶解,一定有 Ba24解析:能使澄清
8、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 CO2、SO 2或二者的混合气体,故待测液中可能含有 CO 或 SO 或 HCO 或 HSO 的一种或几种等,A 项错误;待测液中加入23 23 3 3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 BaSO4或 AgCl,故待测液中可能含有 SO ,也可能含24有 Ag ,B 项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 NH3,从而得出待测液中含有 NH,C 项正确;待测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 BaCO3或 CaCO3等, 4故待测液中不一定含有 Ba2 ,D 项错误。答案:C9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A取少量
9、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中含有Ag 或 SO24B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中含有Br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试管口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中含有NH 4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后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原溶液中含有 Fe2解析:C 项正确,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 。 4答案:C1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较稀的 NaOH 溶液,不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
10、定没有 NH 4B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易被氧化;铝的熔点比氧化铝的低C向某酸雨试样中加入 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酸雨试样中只含 SO24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或 HCO23 3解析:A 项,只有向含有 NH 的溶液中加入浓的 NaOH 溶液,并加热才能产生使湿润 4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错误;B 项,由于铝的表面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熔点高的氧化铝,能将熔化的铝兜着,正确;C 项,向酸雨中加入 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5沉淀可能是 BaCO3、BaSO 3或 BaS
11、O4,酸雨试样中可能含有 CO 、SO 或 SO ,错误;23 23 24D 项,根据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溶液中含有 CO 、HCO 、HSO 或 SO 中的一种或几种,23 3 3 23错误。答案:B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 KIO3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解析:A 项,能
1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 SO2或 CO2,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CO 、HCO 、HSO 、SO 中的一种或几种,错误;B 项,发生钝化,即在铁表面生成23 3 3 23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进一步被氧化,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 项,淀粉遇 I2溶液才变蓝,要检验 KIO3,需要先将 IO 转化为 I2,错误;D 项,苯酚钠与乙酸反应生成苯 3酚,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正确。答案:D12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用萃取法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液B用结晶法提纯 NaCl 和 KNO3混合物中的 KNO3C直接蒸馏酒精溶液得到无水乙醇D除去 FeCl3溶液中少量的 FeCl
13、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解析:汽油和水互不相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 项错误;NaCl 和 KNO3混合物中提纯KNO3,可以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 KNO3,B 项正确;蒸馏酒精时,水也挥发,所以得不到无水乙醇,C 项错误;足量铁屑与 Fe3 反应,D 项错误。答案:B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A Fe Si NaOH 溶液 溶解、过滤6B CO2 SO2 饱和 Na2CO3溶液 洗气C 溴苯 溴 水 萃取D BaSO4 BaCO3 水 溶解、过滤、洗涤解析:Si 能溶于 NaOH 溶液,而 Fe 不溶,过滤得 Fe,
14、A 项正确;CO 2也能被 Na2CO3溶液吸收:CO 2Na 2CO3H 2O=2NaHCO3,B 项错误;溴易溶于溴苯,C 项错误;BaSO 4、BaCO 3均不溶于水,D 项错误。答案:A14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选择试剂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加热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A试剂为 Ba(OH)2溶液B操作为结晶C操作为过滤D试剂为稀 HNO3解析:根据题意,可用 Ba(OH)2溶液除去 SO 、NH 和 HCO ,NH 3H2O
15、 通过加热除24 4 3去,操作为加热;过量的 Ba2 用 Na2CO3溶液除去,过滤除去沉淀,滤液中过量的 OH 和CO 用硝酸除去,则操作为过滤,试剂为稀 HNO3。23答案:B15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 、Mg 2 、Al 3 、Fe 2 、Ba 2 、NO 、SO 、Cl 、I 、HCO 。取该溶液进行实验: 3 24 3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1)取少量该溶液,测定溶液 pH pH0(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 Cu 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3)取少量该溶液,加少量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4)取 (3)中上层清液,加足量
16、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 HNO3(5)取少量该溶液,加 NaOH 溶液 有白色沉淀,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2)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的方法(写明操作、现象、结论):_7_。解析:根据无色透明溶液,则原溶液中无 Fe2 ;根据实验(1)pH0,呈酸性,则原溶液中无 HCO ;根据实验(2)中的现象,原溶液中含有 NO ,由于 NO (H )具有强氧化性, 3 3 3则原溶液中无 I ;根据实验(3),原溶液中含 SO ,根据离子共存原则,则无 Ba2 ;由24于在实验(3)中加入的是 BaC
17、l2,引入了 Cl ,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有 Cl ;根据实验(5)原溶液中含有 Mg2 和 Al3 。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Fe2 、HCO 、I ,Ba 2 ,肯定 3存在 NO 、SO 、Mg 2 、Al 3 ,可能存在 K 、Cl 。 3 24答案:(1)Fe 2 、HCO 、I 、Ba 2 NO 、SO 、Mg 2 、Al 3 3 3 24(2)取少量原溶液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有 Cl ,反之则没有(答案合理即可)能力题16.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
18、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1)步骤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填标号)。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用作引流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8CaCO3 滤液 白色结晶 稀 盐 酸 、 煮 沸 、 过 滤 氨 水 和 双 氧 水 冰 浴 过 滤 (3)步骤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性(填“酸” 、 “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
19、4)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产品的缺点是_。解析:(1)反应混合液中盐酸过量,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盐酸,调节溶液的 pH 使 Fe3 转化为 Fe(OH)3沉淀而除去。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过滤分离。(2)a 项,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容易造成溶液飞溅,错误;b 项,玻璃棒用作引流,正确;c 项,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防止有气泡,正确;d 项,
20、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错误;e 项,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容易划破滤纸,错误。(3)步骤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O2,溶液呈酸性,而 CaO2溶于酸,故应将溶液煮沸以除去溶解的 CO2气体。(4)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 CaCl2、H 2O2、NH 3H2O,产物为 CaO2、NH 4Cl 和 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2NH 3H2OH 2O2=CaO22NH 4Cl2H 2O,由于 H2O2在高温下易分解,所以反应应在冰浴中进行。(5)由于乙醇与水互溶且易挥发,所以使用乙醇洗涤去除晶体表面的水分。(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缺点是:没有除杂净化工艺,所制得产品纯度低。答案:(1)调节溶液 pH 使 Fe(OH)3沉淀 过滤分离(2)ade (3)酸 除去溶液中的 CO2(4)CaCl22NH 3H2OH 2O2=CaO22NH 4Cl2H 2O(或CaCl22NH 3H2OH 2O26H 2O=CaO28H2O2NH 4Cl) 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5)去除晶体表面水分(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纯度较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