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达标作业 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基础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约含有 6.021023个分子B1 mol 氧的质量为 16 gC0.5 mol He 约含有 6.021023个电子D2 H 既可表示 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 2 mol氢分子解析: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 可以计量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每摩尔物质约含有 6.021023个“粒子” ,这里的“粒子”并不一定是分子,A 项错误;使用“mol”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明确,且粒子种类要用适当的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 mol氧”的说法错误,B 项错误;2 H 只表示 2个
2、氢原子,D 项错误。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 水分子中含有 2 mol氢原子和 1 mol氧原子D一个 NO分子的质量是 a g,一个 NO2分子的质量是 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 a) gmol1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 不正确; NA是 0.0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B不正确;( b a)g是一个氧原子的质量,D 不正确。答案:C3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 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 48
3、 g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 2 :3C16 g 臭氧中含有 6.021023个原子D1.00 mol 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 186.021023解析:臭氧的摩尔质量是 48 g/mol,A 错误;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 3 :2,B 项错误;1.00 mol 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 246.021023,D 错误。答案:C4在标准状况下有:6.72 L CH4;3.0110 23个 HCl分子;13.6 g H2S;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积2b密度c质量d氢原子个数Aabc BbcdCabd Dabcd解析:先把
4、题中提供的量都分别转化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比较它们的体积、密度等。标准状况下 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3.011023个 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13.6 g H2S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答案:D5如图所示,和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 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中的 H2为 1 mol,则中所含原子总数为 3.011023个B和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 1 :8CH 2、O 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和中 H2与 O2的
5、分子个数之比为 2 :1,若 H2为 1 mol,则 O2为 0.5 mol,故 O原子数目为 6.021023个,A 项错误;和中 H2与 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 :1,所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质量之比为 1 :8,B 项正确;H 2能发生置换反应,如 H2与 CuO反应,O 2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 O2与 H2S反应,C 项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和两容器体积相同,但气体分子个数不同,所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不可能均相同,D 错误。答案:B6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A11.2 L Cl 2与 4.25 g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B等物质的量的 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
6、、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C标准状况下 36 g H2O与 1.2041024个 O2分子所占的体积D18.0 g 重水(D 2O)与 20 g Ne所含有的电子数解析:Cl 2所处状态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 22.4 Lmol1 ,不能确定其物质的量,故不能确定 Cl2中原子数目,故 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 Al分别与盐酸和 NaOH完全反应,反应中 Al均由 0价变为3 价,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故 B正确;36 g H2O与 1.2041024个 O2分子均为 2 mol,标况下水为液态,36 g水体积远远小于 44.8 L,故 C错误;18.0 3g重水(D 2O)为 0.9 mol,
7、含有电子为 9 mol,20 g Ne为 1 mol,含有电子为 10 mol,二者含有电子数不相等,故 D错误。答案:B7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 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X。则 表示的是( )MXVNAA V L该气体的质量(以 g为单位)B1 L 该气体的质量(以 g为单位)C1 mol 该气体的体积(以 L为单位)D1 L 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解析: X除以 NA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 M表示其质量;最后除以 V为 1 L该气体的质量。答案:B8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密度
8、、同压强的 N2和 C2H4B同温度、同体积的 O2和 N2C同体积、同密度的 C2H4和 COD同压强、同体积的 O2和 N2解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 A、B、D 错误;C 项,密度乘以体积等于质量,C 2H4和 C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 28,所以,等质量时两者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也相等。答案:C9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 M和 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混合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编号 气体 M H2S H2 NH3 NO气体 N SO2 Cl2 HCl O2A. BC D解析:设气体 M、N 的物质的量均为
9、a mol。2H 2S SO 2=3S2H 2O4a mol a mol12n(SO2) a mol12H 2和 Cl2混合不反应, n(气)2 a molNH 3HCl= =NH4Cl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 02NO O 2 = = 2NO 2a mol a mol a mol12n(气) a mol32答案:A10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甲苯含有 6NA个 CH键B18 g H 2O含有 10N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 NA个 NH3分子D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 H2SO4中生成 NA个 SO2分子解析:A 项,1 mol甲苯的
10、苯环上含 5NA个 CH键,甲基上含 3NA个 CH键,共含有8NA个 CH键,错误;B 项,每个 H2O中含有 10个质子,18 g H2O即 1 mol H2O中含有10NA个质子,正确;C 项,标准状况下,氨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也不知道氨水的浓度和电离度,且 NH3在水溶液中主要以 NH3H2O形成存在,错误;D 项,n(Fe) 1 mol,常温下 Fe在浓 H2SO4中发生钝化,若加热时,铁与足量浓56 g56 gmol 1硫酸反应生成 Fe3 ,转移 3 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应生成 1.5 mol SO2即生成 1.5NA个 SO2分子,错误。答案:B11
11、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1NAB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 0.1NAC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5NA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 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NA解析:A 项,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组成,1.6 g混合气体含有 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O) 0.1 mol,即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0.1NA,正确;B 项,丙烯酸结构1.6 g16 gmol 15简式为: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0.1 mol丙烯酸含双键的数目为 0.2N
12、A,错误;C 项,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错误;D 项,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2Na 2O22H 2O=4NaOHO 2,生成 1 mol O2时,转移电子数为 2NA,故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数目为 0.2NA,错误。答案:A1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 H2分子数目为 0.3NAB室温下,1 L pH13 的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OH 离子数目为 0.1N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2NAD5NH 4NO3 2HNO34N 29H 2O
13、反应中,生成 28 g N2时,转移的电= = = = = 子数目为 3.75NA解析:A 项,根据 Fe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确定 0.2 mol Fe完全反应生成 H2的分子数为 NA,错误;B 项,溶液中 c(OH )0.1 molL1 ,由水电离出的 N(OH )41510 13 molL1 1 LNAmol1 10 13 NA,错误;C 项,正极消耗 1 mol O2时,电路中转移 4NA个电子,错误;D 项 5 mol NH4NO3参加反应时生成 4 mol N2,转移 15 mol电子,则生成 28 g N2(1 mol)时转移 3.75NA个电子,正确。答案:D13用 NA
14、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 NA的 SO2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B28 g 乙烯和环丁烷(C 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C常温常压下,92 g NO 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6NA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解析:一定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 Lmol1 的条件是在标准状况下。A 项中 1个 SO2和 1个 CO2分子中都含有 2个氧原子,故分子总数为 NA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B 项中乙烯(C 2H4)和环丁烷(C 4H8)的最简
15、式均为 CH2,28 g混合气体中含 CH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故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C 项中 NO2和 N2O4的最简式均为 NO2,92 g混合气体中含 NO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故含有原子的总数为 23NA6 NA;D 项中提到气体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 Vm才能用 22.4 Lmol1 进行计算,故常温常压下, V nVm不能代入 22.4 Lmol1 计算 Cl2的物质的量。答案:D1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2.4 g Mg 在足量的 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B标准状况下,5.6 L CO 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16、0.5NAC氢原子数为 0.4NA的 CH3OH分子中含有的单键数为 0.4NAD0.1 L 0.5 mol/L CH 3COOH溶液中含有的 H 数为 0.05NA解析:2.4 g Mg在足量 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A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5.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 0.25 mol,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0.5NA,B 项正确;含 0.4NA个氢原子的甲醇分子为 0.1 mol,1个甲醇分子含有 5个 键,0.1 mol甲醇含有的单键数为0.5NA,C 项错误;CH 3COOH为弱电解质,0.1 L 0.5 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 H 数小于 0.05NA
17、,D 项错误。答案:B15如图有三只气球,其中 VA VB1.12 L。(1)A、B 中气体的物质的量_是 0.05 mol(填“一定”或“不一定”)。(2)标准状况下,A、B 气球中的分子个数比为_。(3)相同温度和压强下,A、C 气球中气体的质量相等,则 VA VC_。答案:(1)不一定 (2)1 :1 (3)2 :1能力题1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 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FeO、Fe 2O3。(1)某 FeO、Fe 2O3混合物中,铁、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5,其中 Fe2 与 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2)当催化剂中 Fe2 与 Fe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时,其催化剂
18、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3)写出由 C(炭粉)与 Fe2O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 铁触媒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种产物可溶于水)_。(4)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向 480 g Fe2O3粉末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生成实验条件下 CO2的体积为_(假设此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4 Lmol1 )。解析:(1)设 FeO、Fe 2O3分别为 x mol、 y mol,根据铁、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得:(x2 y) :( x3 y)4 :5, x : y21 :,Fe 2 与 Fe3 物质的量之比:7x :2 y1 :1。(2)根据催化剂中 Fe2 与 Fe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9、 1 :2,可推知,FeO、Fe 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72%。35672 160(3)由题给信息知,C(炭粉)会将一部分 Fe2O3还原成 FeO,同时 C(炭粉)被氧化成CO2。(4)由于催化剂中 Fe2 与 Fe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反应后的混合物中,FeO、Fe 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原料 480 g Fe2O3的物质的量为 3 mol,Fe 2O32FeO,原料中必须有 的 Fe2O3参加反应,即 1 mol Fe2O3参加反应,理13论上要有 0.5 mol C反应,即 6 g C。生成 C
20、O2为 0.5 mol,在该条件下体积为 12 L。答案:(1)1 :1 (2)72% (3)2Fe 2O3C 4FeOCO 2 (4)6 g 12 = = = = =高 温 L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量取 10.0 mL 1.0 mol/L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称取足量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结束后,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 m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读数时的注意事项有_。(2)实验前,乙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读数时注意气体的温度要恢复至室温,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2)Vm是气体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未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导致氧化膜耗酸,从而放出 H2的体积变小,则 Vm偏小。8答案:(1)恢复至室温、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处在同一水平线上(2)无影响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