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如图所示,能在造血干细胞和唾液腺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是( )A.前者有,后者有B.两者都有C.两者都有D.两者都只有【解析】选 A。造血干细胞可分裂,发生 DNA 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而唾液腺细胞不能分裂,只能进行基因的表达过程。【补偿训练】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选 C。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
2、胞核内,A 正确;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B 正确;病毒自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不能进行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内,C 错误;中心法则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正确。2.(2017泉州高一检测)下图表示 RNA 病毒 M、N 的遗传信息传递部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A.过程、所需的酶相同B.过程、产物的碱基序列相同C.病毒 M 的遗传信息还能从 DNA 流向 RNAD.病毒 N 的遗传信息不能从 RNA 流向蛋白质【解析】选 C。过程为逆转录,过程为 DNA 复制,催化两个过程的酶不同,A 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过程、产物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即
3、是不同的,B 错误;病毒M 的 RNA 可以逆转录形成 DNA,再经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 RNA,C 正确;病毒 N 的 R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其遗传信息可以从 RNA 流向蛋白质,D 错误。3.下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的是( )A.一种物质的合成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也不表达D.若基因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合成精氨酸琥珀酸【解析】选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由题图可知,精氨酸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而它们分别受基因的控制,A 项错误;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基因不表
4、达时,基因仍可表达,只是无法合成精氨酸,C 项错误;若基因不存在,酶不能合成,则瓜氨酸精氨酸琥珀酸的途径不能进行,D项错误。4.(2017邯郸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 mRNA 为模板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3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解析】选 C。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 mRNA 上,不位于 DNA 上,A 错误;基因复制过程中 DNA 的
5、两条链均为模板,B 错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C 正确;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从而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D 错误。【补偿训练】(2017六安高一检测)关于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和基因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性状是间接方式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是间接方式【解析】选 C。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生物的许多性状是受多对
6、基因控制的,如先天性高血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种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5.(2017临沂高一检测)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缺失 3 个相邻碱基,使控制合成跨膜蛋白的 CFTR 缺少一个苯丙氨酸。CFTR 改变后,其转运 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62( )A.CFTR 蛋白转运 Cl-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 3 个碱基构成了一个密码子C.合成 CFTR 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
7、曲、折叠过程D.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选 C。跨膜蛋白 CFTR 转运 Cl-体现了物质的跨膜运输,没有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 项错误;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 3 个碱基不能构成一个密码子,因为密码子位于mRNA 上,B 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C 项正确;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项错误。6.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4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C.过程
8、a 仅在核糖体上进行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解析】选 B。丙是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从题图可以看出由甲和乙这两条 RNA 翻译得到,所以可能有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合成甲和乙。遗传信息的流动包括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题图代表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过程 a 代表的是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甲和乙都是 mRNA,都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7.(2015重庆高考)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
9、条单链【解析】选 D。本题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信息的表达。A 项,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即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故该叙述正确。B 项,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转录形成的 mRNA 碱基序列不同,最终翻译出的蛋白质可能相同,故该叙述正确。C 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即生物的表现型是通过蛋白质体现的,故该叙述正确。D 项,遗传信息是由碱基序列决定的,DNA 上基因两条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含遗传信息不同,故该叙述错误。【互动探究】(1)图中各过程需要的能量由哪个细胞器提供?提示:线粒体。(2)图中转录和逆转录需要的模板和原料有什么不同?提示:转录需
10、要的模板是 DNA 的一条链,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需要的模板是 RNA,5原料是脱氧核苷酸。8.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63( )A.图中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下降D.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选 D。图中表示转录,场所是细胞核,表示翻译,场所是核糖体,A 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 DNA 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而使血红蛋白的结构改变,B 项正确
11、;人体细胞衰老时,酶活性会降低,C 项正确;该图反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项错误。【误区警示】白化病人的白发与老人的白发产生的原因不同:前者是由于缺乏酪氨酸酶,后者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下降。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共 33 分)9.(16 分)下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且 5 支试管中都有产物生成,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64(1)A、D 试管中的产物是_,但 A 试管模拟的是_过程,D 试管模拟的是_过程。6(2)B、C 试管中的产物是_,但
12、 B 试管模拟的是_过程,C 试管模拟的是_过程。(3)假如 B 试管中加入的 DNA 含有 306 个碱基,那么产物最多含有_个碱基,有_个密码子。(4)E 过程称_,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_,图中的原料为_,工具是_,产物是_。【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以下两点:(1)依据各试管加入的物质及原料可推断模拟的过程。(2)依据加入 DNA 中的碱基数可推断各产物中碱基数或密码子数。【解析】(1)A 试管中加入 DNA 为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DNA,模拟的是 DNA 复制的过程;D 试管中加入 RNA 为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DNA,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2)B 试管中加入 D
13、NA 为模板,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RNA,模拟转录过程;C 试管中加入 RNA 为模板,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RNA,模拟的是 RNA 的复制过程。(3)假如 B 试管中加入的 DNA 含有 306 个碱基,产物是 RNA,为单链,最多含有 153 个碱基,相连的 3 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共有 51 个密码子。(4)E 过程称为翻译,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以氨基酸为原料,以 tRNA 为工具,合成多肽(蛋白质)。答案:(1)DNA DNA 复制 逆转录(2)RNA 转录 RNA 复制 (3)153 51(4)翻译 核糖体 氨基酸 转运 RNA多肽(蛋白质)【互动探究】(1)A 试管与
14、B 试管中的酶是否相同?提示:不相同。A 试管中的酶包括 DNA 解旋酶及 DNA 聚合酶;B 试管中的酶为 RNA 聚合酶。(2)D 试管中的酶是指什么酶?提示:逆转录酶。10.(17 分)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657(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_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 过程发生在_的间期,B 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2)D 过程表示 tRNA 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 tRNA 上的反密码子是 AUG,则该 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3)图中 a、b 为
15、mRNA 的两端,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_。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_(填“相同”或“不同”)。【解析】(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即图中 A、B、C;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转录原料是游离的 4 种核糖核苷酸。(2)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所以当 tRNA 上的反密码子是 AUG 时,它所对应的氨基酸密码子是 UAC,即氨基酸为酪氨酸。(3)由图可知,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由 a 到 b,由于模板相同,所以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是相同的。答案:(1)A、B、C 有丝分
16、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游离的 4 种核糖核苷酸 (2)酪氨酸(3)由 a 到 b 相同1.(7 分)下图甲、乙、丙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66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 4、6、7 过程8B.1、4、6、8、10 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C.1 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3 过程需要 DNA 聚合酶参与D.病毒体内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解析】选 B。图甲表示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乙表示 RNA 的复制和翻译过程,图丙表示 RNA 的逆转录、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
17、 RNA 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即不会进行 4、6、7 过程。1、4、6、8 过程的产物为 RNA,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但 10 过程表示 DNA 的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1 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参与,3 过程需要 DNA 聚合酶参与。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接轨高考特色题型专练2.(20 分)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遗传学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长翅果蝇幼虫,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94294167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结果长翅果蝇幼虫 A 25条件培养
18、长翅果蝇长翅果蝇幼虫 B3537处理624 h 培养残翅果蝇(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并进行解释_。(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_。(3)果蝇 B 的残翅性状能否遗传?_。原因是_。(4)人们将果蝇 B 的残翅性状称为表型模拟,若现有一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为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方法步骤:_。结果分析:a.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_。b.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出现,_。9【解析】(1)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如酶的活性要受温度的影响,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翅的发育需要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2)这个实验说明表现型=基因型+环境。(3)残翅的形成是由
19、于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4)可让该个体与常温下发育的异性残翅果蝇(vv)交配,并让其后代在常温下发育,若后代均为残翅,说明该果蝇为纯合子(vv),若后代有长翅出现,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答案:(1)翅的发育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条件的影响(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3)不能遗传 这种残翅性状是单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基因型)并没有发生改变(4)a.让这只残翅果蝇与多只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基因型为 vv)交配;b.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a.则该果
20、蝇为纯合子(vv),它不是表型模拟b.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补偿训练】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通过过程合成 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与合成 DNA 不同,这一过程的特点是_、_。(2)过程称为_,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_。(3)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4)某人欲探究抗生素对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提出问题:抗生素能杀死细菌等病原体,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哪一过程?作出假设: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 RNA 的功能。10实验的基本思路:a.设置甲、乙两组实验,进行体外模拟细菌的_过程。
21、甲组:加入_处理后的各种细菌的转运 RNA;乙组:加入_处理的各种细菌的转运 RNA,其余条件_且适宜。b.最后检测两组实验中_的合成量。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a._,则抗生素不阻断细菌转运 RNA 的功能;b.若_,则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 RNA 的功能。【解析】(1)过程为转录;与 DNA 的复制相比,模板、原料、产物等都不同。(2)过程为翻译,其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 mRNA,原料是氨基酸,条件有 tRNA、酶、ATP等。(3)白化病是由缺乏酶引起的,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属于对性状的间接控制。(4)实验步骤的设置中要有对照实验。根据假设可以分析得出:设计实验的关键
22、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模拟细菌的翻译过程,另一方面实验组中的 tRNA 用抗生素处理,而对照组中的tRNA 不用抗生素处理,通过检测两组中蛋白质的合成量来判断抗生素是否能阻断细菌转运RNA 的功能。如果两组中蛋白质的合成量相等,则抗生素不阻断细菌转运 RNA 的功能;若甲组中蛋白质的合成量少于乙组,则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 RNA 的功能。答案:(1)转录 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U 替代 T 与 A 配对 (2)翻译mRNA、氨基酸、tRNA、酶、ATP、核糖体 (3)间接 (4)翻译 抗生素 等量未用抗生素 相同 蛋白质 甲、乙两组中蛋白质的合成量相等 甲组中蛋白质的合成量少于乙组中蛋白质的合成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