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2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练(含解析).docx

    • 资源ID:1093479       资源大小:829.9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2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练(含解析).docx

    1、1第 12讲 18401894 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选择题1.(2019湖南长沙模拟)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 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 马克思认为,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未满足英国对华商品输出的要求。1847 年的欧洲经济危机使英国加紧对华掠夺“丝和茶”等。由此

    2、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未满足列强的预期,故选 D项。2.(2019河南安阳模拟)南京条约第九条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与清朝关系友好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C.侵犯了中国领土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答案 B 根据材料“南京条约 第九条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 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地培植代理人和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故 B项正确。3.(2018四川绵阳模拟)1838 年 6月,黄爵滋在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中称:“鸦

    3、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由此可推知,他主张禁烟应该首先( )A.厉行闭关锁国政策B.重治吸食人员C.防控白银大量外流D.严惩鸦片贩子2答案 B 由“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 ,自无兴贩 ;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可知,黄爵滋认为贩烟之盛源于吸食人多,禁烟首先应重治吸食人员,故 B项正确。4.(2018山东临沂期中)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说明

    4、耆英( )A.找到了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B.看清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C.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D.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答案 C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中耆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故 A项错误;材料主要从中国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故 B项错误;据材料“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可以得出耆英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故 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 D项。5.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

    5、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 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因“欺压良善”,而“自命为能员”,这是不能抵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 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 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 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 C项错误。6.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占全部岁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6、海关税、厘金和官业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从鸦片战争前后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 )A.西方列强的掠夺 B.财政收入的减少C.自然经济的解体 D.中外贸易的扩大3答案 D 对比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可发现,鸦片战争前地丁占岁收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鸦片战争后,海关税、厘金等税收占全部税收的一半左右,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中外贸易有关,故 D项正确。7.(2019山东青岛模拟)1861 年,奕上书:“今捻叛燃势于北而太平于南,使我军耗资疲怠。蛮夷趁虚而入以图制我为势所迫交友(蛮夷)求和,实为攻防之策。”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A.攘外必先安内 B.两只拳头出击C.远交近攻 D.和平外交

    7、答案 A 根据材料“为势所迫交友 (蛮夷)求和,实为攻防之策 ”可知,材料中所反映的外交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内”,故 A项正确。8.(2018湖南怀化期末)1862 年 5月 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的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 B.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业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 D.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答案 D 据

    8、材料“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可知,在太平天国占领区经济秩序相对稳定,故 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占领区的经济秩序,而不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故 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列强经济侵略,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与清政府统治时期进行比较,故 C项错误。9.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

    9、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答案 D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 ,鱼肉日久 ”等信息,说明曾国藩认为官吏贪暴腐败严重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故选 D项。A、C 两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爆4发的原因,但与题中曾国藩所言不符,排除;“粤盗益复猖獗几无一尺净土”说明社会治安混乱,但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的社会现象,B 项错误。10.(2018广西南宁摸底)政治因素在中国服饰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这说明太平天国 ( )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把

    10、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答案 D 太平天国起义者要求服饰、发辫 “复中原古制 ”,不能反映政权的性质,故 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一切依旧回归清王朝的统治,并未引发生活巨变,也没有实现改朝换代,故 B、C 两项错误;服饰、发辫的变革,是从外在方面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故 D项正确。11.(2018陕西榆林一模)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这说明了( )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清政府外交的冲击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的实际需要D.傲慢

    11、自大的观念发生变化答案 D 材料“万方来朝 ,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 ,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说明洪仁玕反对天朝上国思想,表明太平天国外交观念的转变,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A 项错误;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观念,B 项错误;洪仁玕只是为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创造有利的环境,C 项错误。12.(2018四川成都模拟)很多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新内容和新意义。”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倡导建立人间天国C.实现了人人平等 D.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5答案 D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中国第一部具

    12、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故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所以本题答案为 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洪秀全从农民阶级立场出发,把劝世良言中关于上帝是真神、人皆上帝子女,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与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的平等内容,使宗教的教义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印证而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材料二 (东王)杨秀清嗣后给(英国公使)文翰发了一纸诰谕,其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

    13、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恩。”夏琼浅析太平天国与西方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秀全成功发动农民起义的原因。(9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秀清对发展中英关系的态度。(6 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观念。(10 分)答案 (1)原因:洪秀全把早期基督教中的平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观念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来发动农民运动;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深受西方列强蹂躏,民愤日深;清

    14、政府为偿还对外赔款加重赋税,激化了阶级矛盾。(2)态度:他仍然以传统的大国自居思想看待中英问题,并许诺英国货物可以“自由进出”“随意进退”,这有损国家主权,反映出杨秀清等人没有认清西方殖民主义的本质。(3)评价: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初,宗教中的平等思想确实起到了组织发动群众的作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一种凝聚力;利用宗教束缚百姓思想,大搞个人崇拜,则酿成了天国内部的分裂;在对外关系方面把西方国家称为宗教上的朋友和兄弟,甚至出现放弃国家主权的行为和言论,未认清西方国家的侵华本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国家的侵华野心。14.(2019四川绵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

    15、,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条约制度。6南京条约签订场景前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悻悻来见,词气暴横,经臣援引指出,法国条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竟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张之洞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李鸿章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加以简要分析。(12 分)答案 答案示例:主题: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分析: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入侵的产物。一方面,西方利用和滥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等国家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中国士大夫逐渐认识到条约制度的重要性,被迫遵守条约规则,甚至利用其来维护国家利益,在对条约制度的理解过程中,对西学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学习西方法律,顺应世界潮流。总之,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使中国在苦难与悲痛中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潮流。


    注意事项

    本文((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2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练(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