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主要内容考题示例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 预测热度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2018 江苏单科,18,3 分 工业革命时期 的技术革新 历史解释2016 江苏单科,17,3 分 19 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015 江苏单科,23,15分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历史解释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2014 江苏单科,23,13分英国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的关系 历史解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
2、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分析解读 本专题主要讲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江苏高考几乎年年涉及,内容上偏重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和影响等知识点的考查。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尤其是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考查,连续两年出现主观题,更加凸显出对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为主的核心素养能力的考查。学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与现实的联系和启示,适当联系必修一、必修三中与这一阶段相关联的政治、思想等内容。【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知识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
3、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全球抢占市场,工业革命则为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显著标志,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
4、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考点集训】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1.(2019 届江苏如东中学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16)“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 ”上述现象( )A.造成西欧社会物价上涨 B.表明欧洲各国联系加强C.反映商业革命的影响 D.导致传统的商路受阻答案 C32.(2018 江苏盐城期中,15)1513 年,西班牙人抱怨:“今天 1 磅羊肉的价钱在过去能买一整头羊,1 磅蜡或油的价钱顶得上过去的 12 磅。 ”这一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
5、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答案 B3.(2017 北京文综,21,4 分)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 B4.(2015 上海单科,13,2 分)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 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C.圈地运动的发生 D.宗教改革的发端答案 B5
6、.(2015 四川文综,13,10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 分)答案 (1)新航路开辟;(2 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 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4 分)考点二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1.(2018 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二 5 月,15)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迅速发展的革命因素是指( )A.农民阶级力量壮大
7、 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 B2.(2017 江苏苏锡常镇 3 月,14)16 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 40 摄氏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A.殖民扩张的野心 B.商业立国的理念C.资本输出的要求 D.世界工厂的自信答案 B3.(2017 江苏南通 1 月,13)“他们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打
8、开了西下印度洋的门户的有利态势下,长驱直入,步步紧逼。1650 年夺取好望角,1654 年占领锡兰。当年的葡萄牙人由西向东蔓延而来,今日的他们由东往西席卷而去,控制马六甲海峡成为两个殖民帝国确立形成的终点和起点。 ”这里的“他们”指的应是( )A.荷兰人 B.法国人 C.英国人 D.西班牙人答案 A4.(2016 北京文综,20,4 分)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 18 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 GDP 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资本市场的发展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海外殖民掠夺A. B. C. D.答案 D5.(2015 课标,32,
9、4 分)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 D考点三 两次工业革命1.(2019 届江苏海门第一次质量调研 9 月,15)18 世纪英国的商业,一些历史学家使用了诸如“商业革命” “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等字眼。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里遥遥领先。导致英国“商业爆炸”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完成的推动B.殖民扩张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C.资产阶级代议制
10、确立D.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答案 B2.(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2,2 分)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 。由此说明( )5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答案 D3.(2018 江苏无锡期中,15)1858 年是泰晤士河的“奇
11、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1878 年,“爱丽丝公主”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 640 人,许多人并非溺死,而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河水。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密切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动机的勃然兴起C.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 D.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答案 A4.(2017 天津文综,6,4 分)1830 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 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
12、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答案 B5.(2016 课标,33,4 分)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 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 A考点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2018 江苏南通三模,17)下面是美国部分
13、年代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变化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读准确的是,当时美国( )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B.尚未完成工业革命C.棉纺织业发展迅猛 D.加紧对外资本输出答案 A2.(2018 江苏海门一调,13)美洲白银生产在 16 世纪约为 17000 吨,到 17 世纪约为 42000 吨,其6中有 31000 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 40%的白银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 )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答案 D3.(2017 江苏镇江 1 月,1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
14、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答案 A4.(2016 课标,40,8 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 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 1850 年,黑奴约为1500 万,为白人移民的 45 倍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15、4800 万,18341941 年亚洲移出 1200 万3700 万1960 年迁移人口为 325 万,1974 年为 947.5 万,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 分)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 分)探史料探究一 资本原始积累的“血”与“火”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史料呈现史料 1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
16、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史料 2 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7读史指导史料 1: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主旨 史料 2: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带给非洲深重的灾难唯物史观早期殖民扩张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
17、的地位,同时对其他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立场上,人们对早期殖民扩张的评价有肯定也有否定史料解读 重点阐释史料 1: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指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指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地主阶级的衰落;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料 2:非洲在欧洲殖民扩张中损失惨重。说明殖民扩张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史料认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也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非洲的长期落后史料应用1.史料 1 说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人
18、类交往范围扩大,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拓展。2.根据史料 2,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答案 使非洲丧失大批精壮劳动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3.依据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客观上给非洲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答案 为非洲人带来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知识;有利于加强非洲与世界的联系。探究二 人类文明进程的“分水岭”工业革命史料呈现史料 1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
19、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 2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史料 3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 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
20、等欧洲史读史指导史料 1: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史料 2:蒸汽时代到来的积极意义史料主旨史料 3: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8唯物史观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 1: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三个条件是市场、资金和劳动力。表明英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史料 2: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表明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工厂的大量涌现。史料 3:工业革命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表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恶化史料认识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21、;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个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的。答案 三个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的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 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3.根据史料 2、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
22、展的直接影响。 答案 改良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交通运输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的使用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1.(2016 江苏单科,17,3 分)下图是 19 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9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 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
23、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答案 D2.(2015 江苏单科,23,15 分)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 1914 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
24、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 1921 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 15 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4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25、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2 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答案 (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3)略3.(2014 江苏单科,23,13 分)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10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
26、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 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27、。王章辉工业化历程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4 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4 分)(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3 分)(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
28、,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2 分)答案 (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因素:议会立法。(2)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4)关系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B 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 浙江 4 月选考,18,2 分)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
29、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 B.C.D.答案 C2.(2018 课标,33,4 分)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11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 A3.(2018 课标,34,4 分)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30、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 B4.(2018 天津文综,4,4 分)1830 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
31、位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答案 D5.(2016 课标,33,4 分)19 世纪 60 年代,总长超过 3 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 5 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 6 英尺、5.6 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答案 A6.(2016 浙江文综,20,4 分)下表所示为 1838 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例举最高 9 机械安装
32、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12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B. C. D.答案 A7.(2015 课标,33,4 分)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比例 78% 74% 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
33、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 B8.(2015 四川文综,10,4 分)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 D9.(2015 广东文综,19,4 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学
34、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 A10.(2018 课标,41,15 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 世纪 40 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 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 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 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 。1949 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35、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 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 年已有棉纺厂 99 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 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13制。19 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 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 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
36、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答案 (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C 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1.(2014 天津文综,3,4 分)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答案 B2.(2014 大纲全国,20,4 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
37、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 A3.(2014 广东文综,39,8 分)(节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1)结合材料一分
38、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 分)答案 (1)角度: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4 分)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4 分)考点二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1.(2015 天津文综,4,4 分)茶叶于 1650 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 6 至 10 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 2 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
39、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4答案 C2.(2015 福建文综,21,4 分)17 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 A3.(2014 山东文综,39,10 分)(节选)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1501 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 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
40、贩奴至美洲。1631 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 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 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 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 分)答案 (
41、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考点三 两次工业革命1.(2014 福建文综,19,4 分)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 C2.(2014 广东文综,20,4 分)
42、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答案 A153.(2014 浙江文综,21,4 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
43、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 B4.(2016 天津文综,14,6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 年第 18 期(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6 分)答案 (1)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5.(2015 广东文综,39,8 分)(节选)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44、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819 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45、(1)概述 1819 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8 分)答案 (1)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工人运动兴起。(8 分)【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2019 届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 9 月,14)“17 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 和 17 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
46、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答案 D162.(2019 届江苏如东中学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17)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 1795 年,英国最著名的钢铁工厂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 20 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 230 万英镑。这一变化( )A.表明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体B.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说明政府对钢铁工业的重视D.是垄断组织取代工厂的标志答案 B3.(2019 届江苏如东中学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19)仔细阅读下表数据,导致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年增长率 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 产量比重18501870 年18701900 年 187
47、0 年 1914 年英国 3.12% 1.6% 31.8% 14%德国 2.7% 4.8% 13.2% 14.3%A.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答案 C4.(2019 届江苏海门第一次质量调研 9 月,16)下表是 1750188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印度 24.5 19.7 17.6 8.6 2.8英国 1.9 4.3 9.5 19.9 22.9美国 0.1 0
48、.8 2.4 7.2 14.7A.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答案 D5.(2018 江苏徐州考前模拟 5 月,14)16 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 16 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 16 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 4 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 2 倍到 2 倍半。这一变化( )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
49、展17答案 C6.(2018 江苏南通一模,15)1796 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 )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答案 D7.(2018 江苏盐城三模,16)18 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 世纪 40 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 18111821 年的 10 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 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 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 。当时英国“人口革命”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