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093156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1、- 1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考生注意: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2、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

    2、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3、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王权色彩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5、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B

    3、.大宗和小宗既是宗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祿制度D.长子都被称为大宗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共同本质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C.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 D.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7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8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

    4、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9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10秦始皇统治时期,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主要表现在- 2 -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 )A. B. C. D.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 , “始皇帝”为“新制度的

    5、第一天” 。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1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13如图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 )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14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

    6、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中朝” “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15.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161870 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材料所评论的是( )A

    7、.科举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17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形成于何时?A. 秦 B. 汉 C. 隋唐 D. 宋元18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 3 -“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19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设( )A.中朝 B.三省制 C.中书省 D.都察院20地方割据是地方和中央权力博弈的结果。历代王朝为了避免地方割据而采取不同的政策,下列政策中后来对中央集权威胁最大的是(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唐朝在边

    8、疆设节度使北宋在府州县三级之上加设“路”一级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A. B. C. D.21、下面是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建制简表,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制度为两级制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元朝 形成路、府、州、县多层管理体制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元朝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22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 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

    9、政务部门 23. 按唐朝制度,中男(l6 岁以上至 21岁的男子)不服兵役,成男(22 岁以上的男子)才服兵役,而官员封德彝却向太宗提出中男应服役的建议,但魏征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坚决不同意。此提议最终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24.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25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10、 唐朝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26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 内阁制A B C D2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对此理解不- 4 -正确的是A汉初宰相位高权重 B另设机构,架空专制皇权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唐代宰相权力下降28、下列机构,属于监察体制的有( )御史大夫 参知政事 御史台 都察院A、 B、 C、 D、29、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孝廉,父别居3

    11、0、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根本目的( )A.提高行政效率 B.保证皇权独尊 C.分割宰相权力 D.集思广益31、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 汉武帝组建内外朝 B. 隋唐三省的形成C. 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 D. 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3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3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12、,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枝辅,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34、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后,秦朝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B地方行政官员由贵族世袭担任C家族势力控制地方政权 D郡县以下不设基层组织35、宋朝时,专管中央财政的是A. 三司使 B. 二府 C. 枢密院 D. 中书门下36、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37、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

    13、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言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38.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推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的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的是非,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39、在汉朝,如果某人比较有才能,名声也比较大,他可能会被推举为官员,这种选官制度- 5 -就是“察举制” 。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是汉朝的选官制规定

    14、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一种监察制度A. B. C. D. 40、下列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央机构或官职是中书门下尚书省参知政事中书省三司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20 分)41、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 ,令为“诏” ,印称“玺” ,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

    15、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 分)(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6 分)- 6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 分)答案答案 1-5DBBCD 6-10DBBDC 11-15BADBD 16-20AABCA 21-25BBDAD 26-30CBAAA 31-35CBAAA 36-40AADDA41 皇位世袭;(2 分)皇帝独尊;(2 分)皇权至上(2 分) (或皇权专制) 。(2)汉武帝:中外朝制(内外朝制) ;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 。6 分(3)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三分,加强了皇权 (3)节制君权 6 分(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 分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