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资源ID:1092576
资源大小:2.37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6章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1、1第 2 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2、能力目标: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参透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系分布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难点:1. 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2.概念图的使用和制作。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概念图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概念图为导游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
2、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教学方法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内化,形成网络结构;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知识。观察实物或图片,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五、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营养物质有哪些?如何获得?(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营养器官及功能。).新课2展示根的概念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每一站。(一)根的发生和生长1. 回忆种子萌发过程什么部位先突破种皮,形成什么结构?它有什么作用?2. 观察小麦和大豆的根,它们有何不同?正常根的种类有哪些?讨论:根据主根和侧根的分布,除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外,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泥石流现象大家常常听说,它与植
3、物减少有何关系?你该怎么做? (进行环保教育)展示部分概念图:大豆的直根系小麦的须根系3根主根侧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包括组成组成多数双了叶植物 多数单子叶植物3.探究演示学生课外实验: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植物若干分成四组,分别用大小相同破烧杯种植。第一组正常种植,浇水、施肥均匀;第二组植物水平倒放,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三组植物一侧保持水的供应,另一侧保持相对干燥,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四组一侧施肥,其它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一段时间后,供上课使用。学生观察四组装置的植物根,比较有何不同,并讨论分析原因。理论联系实际,在农业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二)观察根尖各部分结构,理解根生长发育过
4、程、根发育变化1.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取材、压片)、显微镜使用。(可用永久装片代替)2.结合观察结果完成表格讨论:1.培养根尖需要哪些条件?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位置结构特点功能42.观察根尖生长速度将用什么做为指标?3.根毛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吗?根毛的形成有何意义?(结合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小结:再次展示概念图,理清思路形成知识网络.布置作业:模仿根的概念图,自己制作一份叶和芽的概念图,小组讨论并修改,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六、教学反思:1、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概念图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堂课都交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以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学习。2、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创新尝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达到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情感教育的目的。3、加强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小组分工、管理和记录,关注全面、关注差异,使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合理,更完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