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1史前时代、早期国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练习岳麓版.docx

    • 资源ID:1092274       资源大小:1.24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1史前时代、早期国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练习岳麓版.docx

    1、1课时训练(一)史前时代、早期国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建议时间: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海南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 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右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 )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22017赤峰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32018德州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 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2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42018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

    2、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C科举制 D行省制52017无锡在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 图两件绝世青铜 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6改编题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

    3、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BC D7经典题下图所示的六个字是世界 500强企业(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它来自于 ( )A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治水思想B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建筑思路C李春设计赵州桥的巧妙构思3D明成祖营建北京故宫的构想82017潍坊下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92018 滨州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102018泰安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

    4、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遏制了学术 思想的自由发展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二、非选择题411原创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一中周天子分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他们对周天子要履行哪些义务?(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西周的礼乐制度,并说明该制度的推行有何作用。(4)西周后期礼崩乐坏,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说明了什么?512原创题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

    5、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治理国家)不一道(固守一种老办法),便国不法古(效法古代旧法)。故汤武不循古 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反对古制度不一定应该受非议),而循礼者不 足多(遵循古礼教也不值得多夸奖)。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三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 ,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1)材料一中商鞅“立木

    6、取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概括材料二中商鞅的思想主张。(2)请写出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67参考答案1D2A 解析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南方炎热潮湿,北方寒冷干燥,故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条件。3B 解析 本题考查黄帝。题干问的是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根据课本可知,炎黄部落在涿鹿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展开激战,最终炎黄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

    7、牧野之战是商周之间的战争;城濮之战是晋楚之间的战争;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故本题选 B项。4A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西周时期确立了分封制,秦朝建立郡县制,隋朝确立科举制,元朝确立行省制。故本题选 A项。5B 解析 图片所示的青铜器是司(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这两件青铜精品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故选 B项。6B 解析 本题考点为春秋战国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说明周天子威望下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正确;“诸侯强并弱”说明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正确;“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8、主)”不能体现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错误。故选 B项。7A 解析 “深淘滩,低作堰”体现的是李冰修筑都江堰因地制宜的治水思想。8B 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身在官衙却心系百姓的情怀。由此可以看出此诗反映了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仁政”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9D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 战国的大变革体现在社会转型为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文明起源是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国家产生是夏商周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政权分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故本题选D项。10C 解析 本题考查儒学。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儒学被官方认可后逐渐“

    9、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遏制了学 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故本题选 C项。11 解析(1)分封制。巩固对辽阔疆土和殷商遗民 的统治。8(2)宗亲、功臣和先朝贵族。诸侯奉周王为天下共主,必须服从周王号令,定期到镐京朝觐、纳贡,率兵随同周王征伐。(3)周朝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使用的礼器和乐器规格、数量也不同,不能随意混通使用。礼乐制度是分封制的外在特征,有利于西周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4)由于区域的开发、经济的发展,各个诸侯国的实力大大增强,诸侯开始不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甚至与之分庭抗礼。说明分封制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12解析(1)取信于民,让变法深入人心(或为推行新法树立政府威信)。废除旧制,推行新法。(2)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县令,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因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贵族子弟若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这一措施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3)影响:商鞅变法是各国中最为彻底的改革,它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后来居上,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的改革举措对此后秦国以至秦代的影响十分深远。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1史前时代、早期国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练习岳麓版.docx)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