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

    • 资源ID:1091644       资源大小:363.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

    1、1第六章 人口与环境(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2018 湖北荆州一模)生育旺盛年龄一般在 2034 岁之间。下图为某国 2018 年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与不同年龄段(每 5 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值变化曲线。读图,完成 12 题。1.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C.过渡型 D.现代型2.若图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适宜措施是( )A.合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鼓励生育,接纳移民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 1.D 2.C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以看出该

    2、国老龄化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属于人口增长后期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为现代型。第 2 题,由图看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排除 A。该国是发展中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排除 B。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不足,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排除 D。(2018 江西赣州期末)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表所示。读表,完成 35 题。2014 岁比重1564 岁比重65 岁以上比重全国 -6.29% 4.38% 1.91%甲省区-7.28% 6.58 0.7%注:抚

    3、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3.根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 )A.人口增长加快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劳动力仍较充足4.甲省( )A.人口进入零增长B.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有大量人口外出打工D.抚养比上升5.甲省区最可能是( )A.贵州 B.广东C.甘肃 D.四川答案 3.D 4.B 5.B解析 第 3 题,表中数据反映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率下降(014 岁比重下降)、1564 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出生率下降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减慢,A 错误;没有死亡率数据,故不能反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B 错误;65 岁及以上人口

    4、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是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表中数据没有反映,C 错误;1564 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说明劳动力仍较充足,D 正确。第 4 题,读表可知,甲省第六次人口普查 014 岁比重下降幅度和 1564 岁比重升高幅3度都高于全国,65 岁比重升高幅度低于全国水平,故选 B。第 5 题,读表可知,甲省 1564 岁比重升高幅度高于全国,是人口迁入大省,说明该省经济较发达,比较四个选项广东最符合,故选 B。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下图示意 19852010 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据此,完成 68 题。6.甲、乙、丙、丁代表的省

    5、市依次是( )A.粤、豫、滇、京 B.京、粤、豫、滇C.豫、京、滇、粤 D.滇、豫、粤、京7.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收入差异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8.1995 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答案 6.B 7.A 8.C解析 第 6 题,甲、乙人口净迁移率较大,为净迁入地区,应该是京、粤,甲比乙更大,而且迁入人口起步较晚,所以说甲是京,乙是粤。丙、丁人口迁入率均为负值,说明均以人口迁出为主,应为豫、滇;豫迁出人口较多,应该是丙;滇迁出人口相对较少,应该

    6、是丁。第 7 题,改革开放以后,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多,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就业机会少,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地区。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差异,选择 A。第 8 题,1995 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有减小趋势,主要原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部转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导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所以说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 C。4(2018 广东一模)2016 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 2.45 亿人,比 2015 年减少了 171 万人,这是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但流动

    7、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据此完成 910 题。9.2016 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B.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C.极端自然灾害频发D.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10.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 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答案 9.B 10.A解析 第 9 题,我国人口流动人口数量下降主要是区域间差距在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的。根据材料可知在 2016 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说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减小的同时,城市化水平在提高,也就是部分

    8、流动人口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故选 B。第 10 题,我国流动人口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因此城市人口增长较快,A 正确;城市等级不会因人口流动而发生改变,城市服务功能不会发生改变,B 错误;我国人口流动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出现,C 错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大,D 错误。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2 题。1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5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12.最可能导致 20202030 年我国

    9、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 )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D.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答案 11.C 12.D解析 第 11 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黑河 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 2030 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移汇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 C。第 12 题,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随着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二、综合题(2 小题,共 52 分)13.阅读材料

    10、,完成下列各题。(28 分)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 100 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 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为 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6 分)6(2)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8 分)(3)说出我国人

    11、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8 分)(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6 分)答案 (1)自 1980 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 2008 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増高的趋势;20002003 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2008 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 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性别选择提供了

    12、可能;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4)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分时间段分析。第(2)题,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

    13、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 超技术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第(3)题,结合社会常识,从婚姻、就业、社会和谐等方面阐述。第(4)题,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保障事业等多方面落实解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 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

    14、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 5 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7流出地全国前5 位人口流入省第 1位第 2位第 3位第 4位第 5位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M 省黑龙江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的实施的影响。(6 分)(2)M 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 省最有可能是哪个省?(4 分)(3)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市

    15、、区)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10 分)答案 (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2)山东省。(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提示的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 2020)的实施目的,再结合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知识回答。第(2)题,从表格中省级行政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级行政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再结合山东人口由“闯关东”到“雁南飞”的社会背景,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第(3)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原因。第(4)题,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弊两方面。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