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乾安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政治试题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1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指(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D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量变引起质变3个人利益服从国
2、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4.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5前几年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当前我们对付通货紧缩,需求不旺,则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从哲学上看,主要体现了(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 B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要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C矛盾都有特殊性,要用不同方法
3、解决不同矛盾D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 -7当前,我国对国有小企业采取放开政策,鼓励大企业对小型企业进行兼并。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有的兼并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结果并没有改变亏损状况;而有的进行资产重组,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结果扭亏为盈,焕发了生机。这说明( )A.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只有把事物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D.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8“
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9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熔化。它使劲抱怨炉火:“瞧,你待我多么无情!你使这些东西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这只怨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这寓言反映了A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B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质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10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意思是:有
5、敌人存在可以促使人们去消除祸患;没有敌人,则往往使人丧失警觉,从而导致错误。说明敌人存在是坏事也是好事,没有敌人是好事也是坏事。可见( )A人们不要过分认真地去区分什么好事或坏事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D各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和各人的需求不同,对好事和坏事的标准就不同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句话中主要体现了( )A.普遍联系原理
6、B.矛盾普遍性原理 C.规律客观性原理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3 -12“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 )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13联系、发展、矛盾之间的关系是( )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就是矛盾双方的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由于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A B C D14.首例上海磁浮列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
7、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质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5.“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 2005 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8、看问题16、我国古代哲学家说过:“万物莫不有对”,“万物莫不相异”。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有主次之分矛盾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矛盾就是既对立又斗争A B C D17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面向市场与优胜劣汰的竞争,使得部分职工下岗。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多种实用技术培训。一些下岗工人很快便重新上岗。然而还有一些人留恋“铁饭碗”,又不愿从事服务业等工作,致使实现再就业困难。从哲学角度应这样认识上述问题(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职工有上岗必须有下岗 - 4 -B下岗分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C矛盾
9、双方是相互转化的,上岗必然会转化为下岗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影响一些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转变就业观念18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有机统一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对不同的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19“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
10、性的工作 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2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 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 D、理论创新无止境21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
11、具体分析22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规范市经济秩序,信用是关键。这体现的哲理是( )A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D 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23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 5 -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 B C D 2
12、4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 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 B C D2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 )A.否定过去的一切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要有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D.着眼整体,顾全大局26.“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
13、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将虫子踩死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将小麦磨碎28.“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 B C D 2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及 1000 起事故隐患。“
14、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6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30.“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 DPA 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 。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 )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 自然界的进化 社会的进步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从哲学上说,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中国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10 分)32.据报道,由于乱砍滥伐及其他人为的破坏,导致京津周围地区植被稀少,前些年,
15、京津地区只要大风一起,就天昏地暗、沙尘四起。现在京津地区绿化工程累计造林种草 4000 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比 13 年前增加 16.68%,首都绿了,风沙少了。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 分) 33大凡那些在事业上达到巅峰而后来跌入低谷的人,其失败之由往往并非短处所致,而恰恰是长处为他挖掘了人生的“陷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 分)- 7 -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摘录以下部分内容:五年来(注:党的十五大以来到党的十六大召开的五年),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
16、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以上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矛盾的哪些哲学道理?(12 分)- 8 -高二政治三次质量检测答案一、选择题 1-5BBDBC 6-10:BBDBB 11-15:ACADA 16-20:ADCCA 21-25:CBACC 2630 DCCBB二、简答题(本大
17、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18 分)31.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或者是辩证否定观的要求、或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亦可) (2 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 分)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 分)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 分)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 分)32.(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4 分)(2)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 分)(3)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 分)33 (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 分)这就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 (2 分)不能因为有短处而自卑,也不能因为有长处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1 分)(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2 分) ,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2 分)因为长处使自己获得过成功,若是骄傲起来,忘乎所以,不知不觉便使长处变为短处。 (1 分)34 (1)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观点,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善于抓本质、抓主流(每点 3 分,答对四点即可)-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