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5文化创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资源ID:1089102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5文化创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1、第五课 文化创新,-2-,-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5-,考点一,

    2、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文化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疑点微拨 1.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试判断 ) 点拨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3、,文化创造主要靠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最终也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他们的创造离不开人民群众。 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试判断 ) 点拨应正确区分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3.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试判断 ) 点拨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1.如何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 具体来说,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文化

    4、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如何理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9-,考点一,考点二

    5、,考点扫描,深化拓展,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途径,-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3)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好文化的民族特色,-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文化

    6、创新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文化创新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的关系: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疑点微拨 1.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试判断 ) 点拨大众传媒

    7、是文化创新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途径。 2.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试判断 ) 点拨要正确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1.区别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正确理解四种“主义” (1)“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相对应,都是在对待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上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是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 (2)“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相对应,都是在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上的

    8、错误倾向。“封闭主义”是全盘肯定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是全盘否定民族文化,全盘肯定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因为每一国的文化都有良莠之别。优秀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3)在

    9、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4)坚决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同时,也应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国家以文化为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18-,题组一,题组二,文化创新的作用 【典例引导】(2018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

    10、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题组三,-19-,题组一,题组二,试题剖析,题组三,-20-,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答案: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1-,题组一,题组二,【题组真练】 1.(2017江苏)在一些旅游景区,

    11、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题组三,答案,解析,-22-,题组一,题组二,2.(2012福建)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B. C. D.,题组三,答案,解析,-23-,题组一,题

    12、组二,3.(2014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

    13、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题组三,-24-,题组一,题组二,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题组三,-25-,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答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

    14、。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以“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的中学生活”为背景,考查创新的意义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通过素质教育创新取得的成就,结合材料,从创新的意义角度分析作答。,-26-,题组一,题组二,文化创新的主体 【典例引导】(2018海南)2016年2月,国务院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通过客户端人们发现:大量的公文和数据变成了明快易读的图表说明;“政策红包你抢到了吗”“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的生活”

    15、:这样的政策信息更接地气;“我向总理说句话”起到了汇民意、聚民智的作用。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 B. C. D.,题组三,B,-27-,题组一,题组二,试题剖析,题组三,-28-,题组一,题组二,【题组真练】 1.(2016课标全国)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

    16、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B. C. D.,题组三,答案,解析,-29-,题组一,题组二,2.(2016海南)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

    17、最有价值的 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B. C. D.,题组三,答案,-30-,题组一,题组二,3.(2015山东)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 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 B. C. D.,题组三,答案,解析,-31-,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文化创新的途径 【典例引导】(2017江苏)在每

    18、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B,-32-,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试题剖析,-33-,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题组真练】 1.(2018海南)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

    19、有( )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 B. C. D.,答案,解析,-34-,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2.(2018江苏)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 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案,解析,-35-,题组一,题组二,题组三,3.(2018浙江)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纲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 ) 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B. C. D.,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5文化创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