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突破,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二 主要陆地自然带,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海洋与陆地的差异、自然带内部土壤和生物的差异等。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可以看到自然景观大致依次表现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如果从北京向西一直走到乌鲁木齐,则会依次看见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2.产生地表不
2、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续表,续表,山地垂直差异的判读和分析方法,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 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同样高度的山地,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 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 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
3、由 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 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 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 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 高),5.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因素的判断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
4、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1.(2018浙江11月选考,15,2分)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 地理环境的 (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解析 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即从低纬向高纬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 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
5、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 ) A.川滇柳、冬瓜杨 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杨、云冷杉 D.沙棘、川滇柳,解析 表中显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越接近顶级群落。推测可知:刚为裸地时,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随着时间推移,植被种类增多并形成竞争,最后竞争能力最强的物种占据了主流,形成顶级群落。表中显示冬瓜杨、云冷杉出现较早,并最后构成了顶级群落主要植被,则这两种植被竞争力最强。,3.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 ) A.植被郁闭度升高 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解析 在植
6、被原生演替过程中,植被不断生长、死亡,土壤中的有机质越来越多,则土壤越来越成熟,故D正确。表中信息显示植被的郁闭度不是一直在升高的,则A错误;植被的增多使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地表径流流速会减慢,则B错误;由于植被增多,气温日较差应减小,则C错误。,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以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
7、热带雨林;则D正确。,5.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解析 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 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A表述正确。 图中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 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则B表述正确。图中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 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表 述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 律,则D表述正确。,下图为北半
8、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为常绿阔叶林带 C.丙山地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 D.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 位于常绿阔叶林带下部,热量条件应好于常绿阔叶林带,而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植被,故可能是热带(季)雨林带。图示针叶林带在甲、乙、丙三地海拔依次升高,说明三地热量条件依次变好,则纬度由低到高为丙、乙、甲;为落叶阔叶林带或针阔混交林带。,考点二 主要陆地自然带,一、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9、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在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必须根据不同自然地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 性分异的情况, 因地制宜 地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否则就会 弃长就短,优势也会变为劣势,甚至会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退化。如,在 大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中,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 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见下图):,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1.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续表,2.北半球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对比图,3.世界各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分类 (1)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高山植
10、物区。 (2)两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一种气候类型形成多个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4)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特别提醒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
11、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1.(2018浙江11月选考,16,2分)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 素是 (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垂直带中甲的下面为草原、荒漠,上面为高山灌丛、草甸,而甲地为森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地降水丰富,水分充足,有利于植被生长。,有学者据我国古代管子地员篇里描述,按照现代华北地区的海拔,顺次绘制出树木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2.枢榆植被类型为 ( ) A.常绿阔叶林 B
12、.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解析 由“按照现代华北地区”、图示枢榆位于海拔500米以下(为基带)等信息,结合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枢榆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3.不同高度树种不同,主要是由于 ( )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热量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解析 图示不同高度树种不同,而不同高度热量必然有差异,同时影响树种类型最主要的因素是热量,故C正确。光照对植被种类影响不大;土壤影响树木生长速度,对树种影响不大。,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4.(2017北京文综,8,4分)该山地 ( ) A.海拔3 00
13、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板块构造学说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可知,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温都在0以上,故没有终年积雪,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项错误;该山地基带月均温在15以上,且山麓海拔低,接近海平面,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为消亡边界,D项错误。,5.2017北京文综,41(1),10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题。,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答案 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与自然带。根据图文中的信息:东非、10S15S、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可判断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月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繁茂;7月为干季,受信风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少,草木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