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 践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知识坐标理清历史脉络,-3-,主旨概览把握单元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历程和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由曲折发展到不断完善的历程、祖国统一大业。 线索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诞生;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结果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新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 线索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4-,线索三: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第14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高考试题关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理论价值,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指导作用。 2.从社会热点看,2019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1周年和马克思201周年诞辰。170多年来,共产
3、党宣言一直深刻地启迪、教育和鼓舞着全世界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斗争的人们,它的思想影响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3.从预测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以及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将会成为新的命题视角。,-7-,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 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影响 (2018课标全国,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答案,解析,-8-,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前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2)思想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3)阶级基础: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9-,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
5、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10-,图示解史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11-,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 2.成立:1871年3月18日,起义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 3.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12-,(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6、 4.意义 (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易错提醒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性质 (1)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13-,三、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
7、.进程 (1)打倒沙皇: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之后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指明方向: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抛弃幻想:1917年7月,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4-,(4)再现曙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史称“十月革命”。 (5)建立政权: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政治: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外交:通过和平法令,退
8、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组织: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5-,3.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对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对人类历史: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6-,图示解史十月革命结构图,-17-,概念阐释苏维埃 俄语音译,原意为代表会议,后特指苏联的政权机关工农代
9、表会议。苏维埃在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作为领导起义的机关首次出现。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立的第二个政府。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全国各级国家机关。苏维埃政权实行立法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18-,主题一,主题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材料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
10、加了投票 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摘编自刘祚昌世界通史,-19-,主题一,主题二,材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摘编自恩格斯序言,-20-,主题一,主题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巴黎公社的性质。 (
11、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思路指导】,-21-,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22-,主题一,主题二,-23-,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1.(2019四川成都毕业班摸底,17)巴黎公社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公社领导人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恪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这一主张表明巴黎公社 ( ) A.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普遍支持 D.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答案,解析,-24-,
12、主题一,主题二,社会主义由理想走向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材料一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摘编自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摘编自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25-,主题一,主题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对马克
13、思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思路指导】,-26-,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27-,主题一,主题二,-28-,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2.(2018江苏盐城三模,18)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3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了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C.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答案
14、,解析,-29-,一、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作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科学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以及国际主义精神。宣言还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30-,3.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作出完整系统而又简洁凝练的表述,是一部科学洞
15、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31-,对点训练 3.(2018江苏徐州考前模拟,1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 A.阐明
16、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答案,解析,-32-,二、比较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33-,对点训练 4.(2018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34)“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
17、的爆发,答案,解析,-34-,【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什么是“革命”,-35-,比较材料中对“革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36-,参考答案:不同之处: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经典作家认为“革命”是暴力,是在打碎旧世界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世界。而现代学者认为“革命”不一定必须是暴力的。 原因: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更多是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理想和社会发展进步等角度来论证“革命”的。 现代学者的观点是从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18、、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论证“革命”的。由于论证“革命”的角度不同,所以,观点有所不同。,-37-,解析:“不同之处”从材料左栏中的“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等可以看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人认为“革命”是暴力,是在打碎旧世界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世界。从材料右栏中的“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可以知道现代学者认为“革命”不一定必须是暴
19、力的。综上所述,两者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原因”主要从两者看问题的角度去思考。从材料可以看出,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更多是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理想和社会发展进步等角度来论证“革命”的。,-38-,而现代学者的观点,是从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论证“革命”的。由此可以得出由于论证“革命”的角度不同,所以,观点有所不同。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在原因的论证上,只要能够切合材料,并能自圆其说也可。,-39-,史观阐释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搜集大量的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历史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另一种是历史学家通过分析史料而探求的历史事实。历史学家探寻的历史事实,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它永远不可能与客观历史事实完全相符,但可以逐渐逼近历史的真实。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历史学家探寻客观历史真相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