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部分世界历史第24课时近代科技与文化课件北师大版.pptx

    • 资源ID:1085999       资源大小:476.1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部分世界历史第24课时近代科技与文化课件北师大版.pptx

    1、第 24 课时 近代科技与文化,PART FOUR,第四部分 世界历史,【课时主题】,近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与推广;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明与应用。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焕然一新,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里群星璀璨。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和麦克斯韦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科学理论与学说,以及丰硕的科学成果对人类进步与发展影响深远。近代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大师云集。文学

    2、、音乐、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等文学艺术大师为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瑰宝。,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的发现与应用 (1)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的,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2)电、电灯以及其他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化时代。电的发明与利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

    3、进入“钢铁时代”。“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2.内燃机的发明与反应用 (1)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2)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成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3)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制造出世界上 第一辆汽车。 【特别提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新能源是煤炭;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是发电机和内燃机,新能源是电力和石油。 (4)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汽车产量。汽车的大量使用,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急剧地缩小了人类的空间距离。

    4、(5)1903年,美国的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菜特兄弟俩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蓝天的梦想。,3.电气时代的新变化 (1)电气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化学、汽车工业等迅速崛起。电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洗衣机、电熨斗、电风扇、电冰箱等电器相继进入千家万户。资本主义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活动猖獗。,1.近代科学创始人 (1)哥白尼,波兰著名天文学家

    5、。 (2)他的不朽著作是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推翻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球中心说”。它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宇宙观,使天文学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了新生。 2.近代科学集大成者 (1)牛顿,英国著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力学、光学等领域卓有成就。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力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牛顿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考点二 近代自然科学,3.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1)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 (2)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他以充分的事实证

    6、明了物种的可变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指出自然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他的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4.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1)麦克斯韦,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 (2)1871年任剑桥大学教授,创建并领导了英国第一个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成果。,1.文学殿堂的巨匠 (1)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7、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主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 (2)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精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不朽名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些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尤其善于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变化,被誉为“心理描写大

    8、师”。,考点三 近代文学艺术,2.音乐殿堂的“乐圣” (1)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其中德国的贝多芬、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是杰出的代表。 (2)贝多芬,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的音乐作品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深情,极富心灵的震撼力。他最杰出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以特有的气势表现出了人类与厄运的抗争,生动体现了人类不屈的精神和对获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3.“用生命作画的人” (1)近代,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等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画家是后期印象画派

    9、代表人物梵高。 (2)梵高,荷兰著名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 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画面艳丽而优雅,每 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动的火苗。 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 活的无比热爱。,重难拓展,拓展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重难拓展,拓展二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科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技术的突破。 (3)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 (4)几乎同时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传播,规模大、发展迅速。 拓展三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你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重难拓展,拓展四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资本主义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高生产力,改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客观上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部分世界历史第24课时近代科技与文化课件北师大版.pptx)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