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变压器,【知识与技能】 理解变压器的结构并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略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三维目标,【重点】 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难点】 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重点难点,学生通过前面“电磁感应”整章的学习,已经对磁生电以及涡旋电流有了基本的掌握,经由“交流电”前两节的学习,对交流电的特点也比较清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一节内容的必备知识但对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关系这一知
2、识点比较欠缺,在教学中需作出补充提示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学习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教学建议,教材对变压器原理的表述比较浅显,在处理时要将这部分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另外,教材中“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关系”建议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但控制变量法在这个实验中不利于学生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这个实验中建议学生从和、差、积、比几个方面试探分析.,教学建议,【导入一】 教师活动:我们常见的电流通常有两大类,是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学生代表发言,其
3、他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学生举例后,演示课件,增加感性认识 点评:问题比较简单,可由物理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问)答出,增加其学习的兴趣 结论交流电、直流电两种,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直流电我们已经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大都是交流电我们知道,交流电都是从电站发出,然后经过输电线的输送,才能到达用户另外,在输电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听说过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的说法,那么怎样才能把电压升到很高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变压器,新课导入,【导入二】 家庭用电一般是220 V,我们听的录音机一般是几十伏或几伏,电视机高压包的电压在10000 V以上,我们
4、是怎样得到这些不同的电压的呢?学习了变压器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个问题了.,新课导入,1.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 组成,与 连接的线圈叫原线圈,与 连接的线圈叫副线圈. 2. 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变压器能改变交变电流的 ,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 和 .,变压器的原理,知识必备,知识点一,两个线圈,交流电源,负载,互感,电压,频率,周期,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知识必备,知识点二,匝数,反,想一想把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到小灯泡上(如图5-4-1所示).图5-4-1,学习互动,变压器的原理及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考点一,学习互动,图
5、5-4-1 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小灯泡能发光. 请根据以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线圈并没有连接,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相等吗?,学习互动,要点总结 1.变压器的构造如图5-4-2所示, 接电源, 接负载,两个线圈都绕在叠合而成的硅钢片上,硅钢片都涂有绝缘漆. 图5-4-2 2.变压器工作的基础为 ,实质是电磁感应过程. 3.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若有几组副线圈时,U1U2U3= ,原、副线圈交流电的 和相同.,学习互动,原线圈,副线圈,互感现象,n1n2n3,频率,周期,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学习互动,理想变压器中的基本规律,考点二,零,P入=P出,U1I1=U2I2,P入=P出,U1U2U3Un=n1n2n3nn,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动态分析,考点三,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几种常见的变压器,考点四,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学习互动,备用习题,备用习题,备用习题,备用习题,备用习题,备用习题,自我检测,自我检测,自我检测,自我检测,自我检测,自我检测,自我检测,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