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夯基提能作业.docx

    • 资源ID:1084763       资源大小:2.49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夯基提能作业.docx

    1、1第 26 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间:40 分钟 分值: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 315 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 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答案 B

    2、 差异表现在新桥桥面风沙堆积严重,而旧桥不明显。图示护栏、路基两桥明显不同;旧桥护栏透风而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新桥为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更加剧了沙粒堆积;故 B 正确。2.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答案 A 由图示风向、沙障、桥梁位置,可看出高立的沙障会减小桥面风速,加重沙粒在桥面的堆积,故拆除沙障目的是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两题。23.导致图中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劣 B.水源枯竭C.交通变迁

    3、 D.商贸衰落答案 B 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制约着城市的分布,图中古城所在地区沦为沙漠,所以导致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枯竭。4.图中河流流域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发展高耗能工业 下游进行梯级开发发展节水型农业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A. B. C. D.答案 C 图示河流水量较小,水能不丰富,故不能发展高耗能工业,也不能在下游进行梯级开发,错。因当地水资源短缺,应发展节水型农业,对。因流域内有古城遗址,可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对。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4、两题。5.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A.发源区 B.流通区C.形成区 D.外围区答案 B 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区域,则属于流通区;绿洲外围沙漠是外围区。6.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A.森林、草场萎缩 B.地下径流增加3C.沙漠面积扩大 D.湖水盐度下降答案 C 大量开采煤炭,会使冲积扇区及戈壁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流入绿洲、盐湖的水量减少,则沙漠面积扩大、湖水盐度上升。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5、”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 V 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答案 C “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则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8.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A.降

    6、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答案 C 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 C 正确。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该流域 410 月的降水量为 924.6 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4%。(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比表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土地利用类型 年地表径流量(m 3/hm2) 径流系数(%) 泥沙流失量(g/hm 2mm)板栗 54.

    7、58 0.65 63.26茶园 183.47 2.18 111.32柑橘 117.41 1.39 282.13农田 346.00 4.11 13 744.30乔木林 36.29 0.43 23.024竹林 94.95 1.13 19.519.该流域最有可能位于( )A.长江三峡 B.大兴安岭C.长江三角洲 D.太行山区答案 A 由材料可知,该流域 410 月的降水量为 924.6 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4%,计算可得,该流域全年降水量在 1 000 mm 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而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看,有板栗、茶园及柑橘等,说明地势起伏大,应当为山区。10.下列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

    8、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A.茶园 B.柑橘C.板栗 D.乔木林答案 D 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径流系数越小,地下水水位越高,下渗量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好。读统计表可得,乔木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完成下面三题。1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距县城( )A.020 km B.2040 kmC.4060 km D.6080 km答案 A 据图可知,图中 020 千米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明显较深

    9、,应该是由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最易形成“生态裂谷”。12.“生态裂谷”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答案 D 据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自然植被退化,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13.有利于绿洲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5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D.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答案 D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会增加水资源的消耗

    10、;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荒漠区发展灌溉农业,易造成荒漠化和盐碱化。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14.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小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土壤肥力提高答案 C 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

    11、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了。15.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的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的农业活动答案 D 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为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 59 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因素干扰,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16.该固定沙丘( )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 月土壤含水量低68 月土壤含水量高A. B. C.

    12、D.答案 C 本题考查地下水的垂直分布。从图中可知,从空间的角度看,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从时间的角度看,同一深度,68 月土壤的含水量较低。17.68 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风速较大 蒸发量较大气温较高 降水较少A. B. C. D.答案 B 本题考查影响土壤水分含量的因素。影响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气象因素有气温、降水、风速等。由于68 月该地气温较其他月份高,蒸发量较大,故此时段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其他月份。该地常年降水较少,风速较大。1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答案 D 本题考

    13、查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根据材料信息“无人为因素干扰,多年保持稳定”可知,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看,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自然演化。由于该地降水少,土壤水分含量低,植树、种草、栽灌木并不能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反而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二、综合题(共 12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图为美国本土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图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7图图(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5 分)(2

    14、)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劲的原因。(4 分)(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3 分)答案 (1)集中在春季。原因: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2)乙地区临海,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劲。(3)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知,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在春季。从该季节植被和气候特点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乙区域地处沿海,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其风力大的原因。第(3)题,根据植被对风力的削弱和对土壤的固结作用进行分析。1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夯基提能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