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规范练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1084433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规范练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考点规范练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2018安徽黄山一模)“葳蕤”怎么读?“搴芳”什么意思?这些汉字不仅让那些习惯了键盘书写、提笔忘字的人两眼茫然,也让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人报以苦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社会实践不断变迁,有的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档的危机 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历史发展A. B. C. D.2.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2、值观的主要内容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播和文化沟通的主要手段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A. B. C. D.3.(2018北京东城一模)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首孤独了 300 年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重新唤醒。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歌声,诗作者、演出者对平凡生命的礼赞,感动了亿万观众,启示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具有对未来追求的勇气。小诗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 )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2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A.它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B.它的内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C.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它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

    3、径4.(2017天津)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 B. C. D.5.近年来,专家们呼吁,我国城市面貌在日新月异的同时,整体规划上的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城市建设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要有历史文化保护线。对此,

    4、有下列不同看法,你赞成的是( )A.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城市建设中要积极保护优秀文化遗产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破坏了城市文化遗产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C.每个城市的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签,城市的一切遗迹都应该全部保留D.传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不应该抱残守缺6.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

    5、、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A. B. C. D.7.“任何虚拟空间,不能代替经典名著。通过阅读才能探求古代经典名著的本源,追溯经典的本真。对于经典名著的知识和内容,应该重视熟读、精读、细读、慎思,使之融入心灵、血脉,贯于践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古代经典名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B.民族文化始终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C.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8.(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很多文人

    6、雅士留下了品酒、写诗、作画、饯行的佳话。但后来,饮酒文化慢慢被异化为另一种社交文化“拼酒式社交”。“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被叫停,这说明 ( )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酒文化的创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 人们是酒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酒文化作为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A. B. C. D.9.(2018陕西西安模拟)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的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

    7、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11.(2018广东汕头一模)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大大缩小了

    8、,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某些物件可能会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其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这要求我们对待非遗技艺(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传统技艺不可被忘记与遗弃 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对其进行根本改造 不能只看到其外在用途,更要看到其内在光华 要把蕴含其中的工匠精神和中华文脉传承下去A. B. C. D.12.(2018河北衡水调研)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笄)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

    9、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4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A. B. C. D.二、非选择题13.(2019山东潍坊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科技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古代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发明方面领

    10、先于世界,可以归功于科技创新。中国古代以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观点,“开物成务”“立器为利”的改造自然的思想,重视自得创新、尊重学术规范意识的产生,形成了古代中国科技创新的文化动力。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应当吸取古代经验教训,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技创新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优秀传统思想。(2)在绚烂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花园中,有许多蕴含创新思想的古诗词,请试举两例。14.2018湖北七市(州)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国独特的

    11、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利用微纳电子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能够推动中医诊疗的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动中医文化的世界性推广与传播。2017 年 7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颁布实施。把中医药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传统中医药结合现代科技对其自身发展的意义。5考点规

    12、范练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承了人类文明,因此“葳蕤”“搴芳”等汉字都有其产生的渊源,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未涉及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这些汉字不仅让那些习惯了键盘书写、提笔忘字的人两眼茫然,也让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人报以苦笑,这表明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档的危机,符合题意。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2.C 符合题意,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因为

    13、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说法错误,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说法错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本题选 C 项。3.B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小诗苔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它是对平凡生命的礼赞,它的内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

    14、得以保留和升华,启示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具有对未来追求的勇气,B项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A 项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一首小诗并不能代表民族精神,C 项与题意不符;小诗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它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而非主要途径,D 项说法错误。4.B 从黄帝到明末清初,汉服一直保持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体现了汉服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汉服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现了汉服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有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故选。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区域性及文化的影响,与材料不符。答案为 B 项。5.A B 项说法错误,文化遗产

    15、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唯一体现,不能说“破坏了城市文化遗产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C 项说法错误,对于城市的遗迹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部保留”的说法太绝对;D 项说法错误,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故本题选 A 项。6.B “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体现了科学技术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表述错误,过于绝对化;符合题意,“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表明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表述错误,优秀的文化才能够丰

    16、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故本题选B 项。7.A B 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 项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D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继承,而不是创新。故本题选 A 项。8.D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被叫停,这说明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酒文化的创6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改革酒文化中的糟粕,与题意不符;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说法错误。9.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传统戏曲中的美学

    17、气质、古典诗词中的诗情意象和书法中的气韵都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存在一定的共性和规律,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因而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关,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如何传承的问题,不符合题意。10.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强调了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正确;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错误。答案为 D 项。11.B12.D 错误,民族精神

    18、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传统礼仪并不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正确,乙同学认为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这表明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说法夸大了成人礼仪式的作用;正确,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来看,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13.答案 (1)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优秀传统创新思想为科技创新提供文化滋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科学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继承优秀的传统创新思想能够不断丰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文化动力的发展。(2)示例: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14.答案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可推动中医药在继承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改进诊疗技术,推动中医诊疗的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现代科技结合,可以促进中医药工业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发挥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世界性推广与传播。


    注意事项

    本文((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规范练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