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1084279       资源大小:13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1、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选择题1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政府提出的议案,谴责“北朝鲜对大韩民国发动的武装进攻”并派遣联合国军予以干涉。对此,当时参加联合国的中国政府A 反对干涉B 支持决议C 弃权抗议D 抗美援朝【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关键时间点“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2“关于越南,在尊重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各项政治问题的解决,应使越南人民享有经由秘密投票的自由普选而建立的民主机构所保证的基本自由。将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内,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成员国代表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普选。

    2、”这段话出自A 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时的讲话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C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讲话D 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的讲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关于解决越南问题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的一个议题就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后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用“中南半岛”)的和平问题。与会国家中、苏、美、英、法五大国外,还有越南民主共和国以及被法国占领的南越、老挝和柬埔寨。经过周恩来奔波斡旋,交战双方分别达成了在越2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故 C 项正确。A 项是关于中苏关系,故排除。B 项万隆会议并未涉及越南问题,故排除。D 项是间是 1979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320 世纪

    3、 50 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A 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B 推动了印度问题的解决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答案】A点睛:首先通过“20 世纪 50 年代”“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分析出会议的名称;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4(题文)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政治和外交上否定中立主义的存在,把一 些民族主义国家视为西方阵营的一部分。新政权的这一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A 改善周边环境B 维护国家独立C 谈化意识形态D 推动

    4、中苏结盟【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以及不承认等措施,为了保卫新中国政权以及维护国家独立,必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以便不被资本主义国家孤立,故 B 项正确;改善周边环境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目标,故 A 项错误;新中国初期外交意识形态严重,并不是淡化,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一边倒”外交实施背景,D 属于影响,排除。点睛:351953 年 3 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 年 3 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A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 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

    5、的威胁C 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 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答案】D6有学者这样评论新中国初期的一项外交政策,认为它“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在“它”的影响下朝鲜实现了停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A B C D 【答案】C4【解析】根据材料中所述中国外交思想的变化是指 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朝鲜实现了停战不是受其影响的结果,故排除,而其它几项都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之下开展的外交活动,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体现,故 C 项组合正确。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

    6、则于 1953 年 12 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7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个月内,先后与以下国家建交: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7、A “一边倒”B 团结周边邻国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点睛:首先明确“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然后结合知识分析出答案。8据史料记载:“大量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读苏联小说、唱苏联歌曲、看苏联电影、学习俄语成为国人的时尚”。据此判断,该记载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B 新中国成立初期C 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时D 改革开放后【答案】B5【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包围、封锁、敌视,所以我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导向社会

    8、主义阵营,我国与苏联的联系频繁,所以出现了上述史实,故选B;ACD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9“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阐述的我国外交举措是A 构建和谐世界的策略B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 “无敌国外交”的策略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10据下表可知,当时我国下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国际会议(组织、公约)情况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组织、公约) 特点1949 年 1112 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950 年 5 月,中国宣布加入万国邮政

    9、联盟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组织1952 年,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公约A 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外交政策原则性灵活性并存C 打破了“一边倒”方针的束缚D 积极为加入联合国做准备6【答案】B二、非选择题11中印两国有着传统友谊,两国关系影响世界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调解英印矛盾,加强中印合作,1942 年 2 月蒋介石密访印度,并与甘地会晤探讨英印、中印的合作问题。甘地在之后信里谈到了他对与蒋会面的印象,他认为蒋介石这次是空手来,空手归,而他本人也从这次会面中毫无所获。甘地深知蒋介石的目的,他也深切地明白自己

    10、的目标。对中国抗战,他可以表示同情与支持,但他认为对英国让步与支持中国是两码事,对印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获得独立。而蒋介石认为印度所能够帮助中国的就是在战时搁置与英国的矛盾。蒋把两者看成等同的事情。这就是两人间矛盾之所在。伊原泽周论太平洋战争期中的中印关系以蒋介石访问印度为中心材料二 1953 年 12 月至 1954 年 4 月,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在北京举行。中印谈判开始的第一天,周恩来在接见两国代表团时就提出,两个大国之间,特别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但只要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

    11、未决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这次中印谈判及其所达成和签署协定,是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成功范例。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蒋介石出访印度空手而归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举行中印会谈的主要意图。并简要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蒋介石与甘地对印度支持中国的方式存在分歧;中国国力弱,无力对一些国际事务施加实质影响;中印两国的核心利益不一致;英印矛盾难以调和。(2)意图: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解决中国西藏问题。7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12、,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推动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推动亚非拉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印关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蒋介石出访印度空手而归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他认为对英国让步与支持中国是两码事,对印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获得独立。而蒋介石认为印度所能够帮助中国的就是在战时搁置与英国的矛盾”,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蒋介石与甘地对印度支持中国的方式存在分歧、中国无力对一些国际事务施加实质影响、中印两国的核心利益不一致和英印矛盾难以调和等方面来回答。点睛:本大题基本上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根据材料不能完整回答问题,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通过这条引线联系所学,从教材相关内容来回答。如“并简要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