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1084233       资源大小:99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选择题(每题 4分,12 小题,总共 48分。 )1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中提到:“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这主要反映了A 新文化运动影响减弱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 救国主流思想的变化D 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答案】C点睛:庶民的胜利是一篇演说,发表于 1918年 11月末或 12月初,这是李大钊在天安门的演说。1918 年 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二文,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2新文化运动期

    2、间,事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 ,他还批评“中国文人” ,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A 对中四方的文化都加以否定B 反对西方文化的传人C 主张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不动摇D 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理性认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作者认为中西文明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一刀切的态度去认识,而应该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待中西文明及其交流过程,这也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次反思,故 B项正确。ABC 三项都存在片面性,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3编写于 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 ,汇集了说国民常识 说世界

    3、大势释自由 说公地 说中国地理 释平等 劝宝爱国货 劝破除迷信等讲稿。由此2推知,宣讲活动旨在A 破除封建传统礼教B 提高国民近代国家意识C 领导思想解放潮流D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中提供的书目全都是有关国家意识,主权观念方面的,并且时间为民国初年,故这种宣讲活动是为了提高国民的国家意识,B 项正确。材料与传统礼教无关,故A项错误。宣讲的作用无法领导思想解放潮流,故 C项错误。材料与移风易俗无关,故排除 D项。4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位思想家是A 林则徐

    4、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答案】D5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大钊的是( )A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 庶民的胜利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A【解析】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 1906 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文章,故 A项错误,符合题意;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文章,故B、C 和 D排除。6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3正确的是( )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文学革命 创

    5、立民国A B C D 【答案】C【解析】夷长技是鸦片战争之后 ;维新变法时 19世纪末期;文学革命是 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创立民国是 1912年辛亥革命时期,依据时间排序,C 正确。71922 年北大入学考试国文科目的作文题是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没想到有不少外地的中学毕业生竟然不知“五四运动”为何事只能交白卷,在四川万县上中学的何其芳直到 1927年还不知道五四运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通讯落后造成马克思主义没有传播开来B 文学革命侧重反封建忽视宣传五四运动C 新文化运动没有使青年人思想得到解放D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进展有差异【答案】D8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

    6、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 文艺复兴运动B 启蒙运动C 宗教改革运动D 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与科学;材料“西洋人在思想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是欧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 B项正确;A 项提倡人文4主义,排除;C 项是反对天主教会,排除;D 项是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点睛:首先明确“德赛两先生”的含义;然后结合“西洋人在思想领域”就可以得出答案。9 (题文)1921 年初,在新青年上刊登的劳工神圣颂一文,称劳工“与神一样宽容”

    7、 ,并发出“万物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的呐喊。这种认识形成的历史背景是A 农民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B 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C 中共对劳工阶级力量的认可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的传播【答案】D【解析】点睛:解题时注意时间“1921 年初” 。10在蔡元培看来,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大学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可见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兴办应遵循的原则是A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B 立足大学,发展教育C 引经据典,博采众长D 多方交流,融汇百家【答案】A【解析】从材料“网罗众家之学府”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可以分析出蔡元培兴办大学的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故 A项正确;BCD

    8、项错误。11辛亥革命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中西问题,很少涉及中国古今问题,而新文化运动时则集中讨论古今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古今问题。此变化本质上反映出A 中外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B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减弱C 对中国社会改造的层次加深 D 文化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答案】C5【解析】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器物-制度和思想历程,新文化运动之所以集中讨论古今问题,主要是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从文化领域进行批判,故 C项正确;此时中外民族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故项错误;西方文化此时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故项错误;近代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改造中国,并不是文化自我保护意识减弱,故 D项错误。121920

    9、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 “无补大局” ,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二、非选择题(每题 12分,1 小题,总共 12分。 )13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6(1)根据材料,请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2)面对如此状况,中国哪些人(指或阶级,或政治派别,或人

    10、物)作出了激烈的反应?(答出 3个即可,这些人所作反应中的共同点是什么?(3)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或主张各是什么?(针对你所选的 3个作答)【答案】 (1)状况:外来侵略(民族危机) 。(2)林则徐、魏源或清抵抗派,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 (答案中称谓如有不同,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共同点:向西方学习。(3)林、魏等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洋务派:“中体西用” ,采用西方实用科技;维护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良。激进民主主义者:进一步从思想领域全面反对封建制,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 (针对你所选的 3个作答,【解析】【详解】7(3)注意是任选三个阶层,例如,洋务派的主张是师夷长技或者中体西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暴力革命、是主张民主共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则主张君主立宪、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改良等。


    注意事项

    本文((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