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 资源ID:1083685       资源大小:46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1、1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2 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1在西周时代, “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姓”表示血统, “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 ,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 C凸显贵族地位 D维护尊卑关系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

    2、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 ) 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A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C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4宋儒推崇大学 ,强调“修齐治平”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这表明当

    3、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 )A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C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5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 ,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6.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2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

    4、少发生。这种故意增加或减少记录的行为,表明中国古代( )A天文观测手段落后 B.天人感应影响深远C科学研究主观随意 D.专制皇权不受约束7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8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生成受元代“西游戏”的影响,而当小说问世后,在它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大量“西游戏” 。明清时期, “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 B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 C文学世俗化倾向明显 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9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

    5、、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10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11.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

    6、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3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C理学已开始遭到批判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 四库全书总目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这反映出编撰者(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D天朝上国的观念彻底改变13. 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指出:“新青年的作者们,在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最严重的是,他们提倡民主、科学,可是在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上,却具有

    7、反民主、反科学的倾向” 。下列言论中不可以作佐证此观点的是( )A “新旧之间绝无调和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B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C “彼等(新文化学者)不容纳他人,故有上下古今,唯我独尊之概。 ”D “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14.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 、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 、“利用厚生” ,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这些观点( )A会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C批判了儒家重义轻利观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15.据 1913 年 2 月 2

    8、3 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出问“与农夫出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困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日而不解。叩其故,则日: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人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C农民阶级急需进行思想启蒙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16.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粱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都大力鼓吹王阳明的心学,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他们反复引述、极力椎崇的王阳明的思想观点可能是( )A. “知善知恶是良知” B. 人皆可以为尧舜”4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9、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7. 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 项材 料 结 论A1854 年杨秀清在至英使信中谈到通商: “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方定,害人之物为禁” 。与清政府的对外方针是一致的。B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 ,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C1924 年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实现和平统一的

    10、障碍D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责任内阁制18. 据吴虞称,1916 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 5 份,此后一直未见大的起色。1919 年底,吴虞在华阳书报流通处,翻阅其售报簿,内中有两处记录令他讶异:一是守经堂亦买新青年看;二是成都县中学一次购买新青年等杂志 22 元。 新青年全年定价 2 元。 新青年销售情况前后反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B新文化运动遍及全国C民主思想为各阶层接受 D白话文运动成效显著19.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5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20. 1938 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一思想强调(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C实事求是坚持抗战 D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21(2018江西赣州十四县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6)“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

    12、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主义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22报载:1958 年 8 月 8 口,经过北大东语系朝鲜语专业师生一周的奋战,一本 2 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而这仅仅是 3400 多 颗“卫星”中的稍微璀璨的一颗。这说明(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教育大跃进现象严重C

    13、 “双百”方针全面贯彻 D新中国科技发展迅速23.“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就能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智者学派的不懈努力 B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C.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D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24. 在 15 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 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 27%。这

    14、一变化反映了( )A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B人文精神的复兴6C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 D启蒙思想的兴起25.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C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D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26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

    15、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材料(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B与加尔文教思想相背离C强调精神的自由 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27. 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 ”这一思想源于( )A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 B伏尔泰的天赋人权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28.1859 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之所以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进化论A.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说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科学性得到人们的完全

    16、承认 D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29.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 ”该理沦( )A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C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D深化了微观世界的认识30.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 )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 )A.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据科学实验 B.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C.科学研究中证据比

    17、权威更加有力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731. 19 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A.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C.遏制自然欲求膨胀 D.对理性社会的追求32.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 70 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二材料题(33 题 15 分,34 题 10 分,35 题 12 分,36 题 15

    18、分,共 52 分)33(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雅典的音乐学校教孩子演奏乐器,还教荷马史诗的选段和抒情诗,并配以乐曲让孩子们边弹边唱,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节奏感和旋律感;教育内容除赛跑、跳远、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外,还有游泳、舞蹈和拳击,使青年人身体健壮、肢体匀称、形态健美,并养成坚韧、勇敢、克制等道德品质;结束基本教育后,大多数人就业谋生,少数富家子弟可入国立体育馆,接受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学习骑马、射箭、驾车等军事技术。梭伦改革在立法中明确规定父母必须帮助其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将来就不能要求子女赡养自己;组织学生参加宗教祭祀、社会庆典、公共集会、法庭审判等实际

    19、活动,进行政治道德教育。 摘编自雅典的教育 材料二 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 诗经尚书 礼记等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可补官。 摘编自中国古代教育 材料三 从 1952 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高教模式,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普遍设立专业,

    20、按专业培养人才。工科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比重最大的类别。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8摘编自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雅典和中国汉代太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各自教育的目的和形成不同教育的社会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52 年我国高校院系大调整的特点,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影响。(5 分)34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21、,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1956 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 就这种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

    22、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1981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关于民生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处理民生问题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观点的9原因。 (4 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在民生方面的举措,并指出与材料一、二的关系。(2 分)35(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

    23、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 1912 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如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 122 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

    24、未开采。虽然他们旱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大系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

    25、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10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

    26、来。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背景。 (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10 分)11三明一中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高二返校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2 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15 DDBCB 610 BCCDD 1115 AADCD 1620BCADA2125 CBDCD 2630 CDADC 3132 BC2材料题(33 题 15 分,34 题 10 分,35 题 12 分

    27、,36 题 15 分,共 52 分)33.(15 分)(1)古代雅典教育 汉代太学教育内容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1 分) 进行儒家经典教育。(或儒学教育)(1 分)目的 培养身心健全的合格公民。(或培养有文化、有修养、有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1 分)培养封建官僚。(或政治管理人才)(1 分)原因 雅典高度发达的工商业奴隶制经济的需要;公民民主政治的需要(或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3分)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3分) (2)特点:以工科为主;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统一。(2 分)影响:加速了国家工业化的进

    28、程;忽视了人文学科;影响了教育长期协调发展。(任意两点 3 分)34.(10 分) (1)主张:节制资本。(2 分) 影响:丰富并发展了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2 分) (2)提高工人工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为人民谋福利。 (2 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工作重心转移。 (2 分)(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继承、发展。 (1 分)35.(12 分) (1)观点一:中国制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确立了完美的社会形志和高水平文化。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建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

    29、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12平,后来传入欧洲,有利于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想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等。(2)观点二: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发展缓慢。主要史实: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是这些大多是古代经验的总结,不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也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形志发生质变的作用;到了鸦片战争后,由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在洋务运动时,工业革命才自西方传入中国。36.(15 分) (1)社会背景:“古文运动”:骈体文束缚了思想表达和文学的发展;唐代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 (2 分)文艺复兴:较多的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对人性的压抑;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人性解放等。 (3 分)(2)共通之处:适应了新兴阶层的需求;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 分)启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文化创新。(4 分)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