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

    • 资源ID:1083639       资源大小:12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

    1、1清水六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生物(文)考试范围: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 1 章至第 3 章一、单选题(本题共 40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线粒体基质中 pH 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2.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 B细胞内液和血浆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内环境中血浆、组

    2、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5.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是A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 B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C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DmRNA 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6.将人体的血液置于浓度为 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 )2A质壁分离 B皱缩 C细胞膜破裂 D呈正常状态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的结构会破坏进而影响代谢B组织液渗透压的下降不会对细胞产生影响C血浆 pH 值只

    3、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环境无关D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下丘脑有关9.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血浆蛋白 C尿素 D血红蛋白10.如图所示,神经纤维 MB 段距离长于 MC 段,在 M 处给以电刺激,在 B、C 处的膜外侧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 ) A. 先左后右 B. 向左摆 C. 向右摆 D. 先右后左11.神经冲动在体内的一般传导途径是( )A. 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B. 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C. 轴突神经元细胞体突触树突 D. 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12.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

    4、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 激素调节 B. 体液调节C. 神经调节 D. 化学物质调节14.有一位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此人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损( )A. W 区 B. V 区 C. S 区 D. H 区15.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症状表现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3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 W 区 B. S 区 C. H 区 D. V 区16.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

    5、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B前者是垂体,后者是甲状腺C两者都是下丘脑 D两者都是垂体17.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者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B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激素D胸腺既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腺18.某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可能的原因是( )A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 B食物中缺碘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食物中缺钙19.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

    6、素和生长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0.动物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通过体液运输 B微量和高效C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调节准确、快速2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 )A甲状腺 B性腺 C下丘脑 D垂体22.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缺的激素分别是( )A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胰岛素2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A.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为反射弧B. 神经调节迅速,而体液调节比较缓慢C.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长,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短4D. 神经调节准确但具

    7、有局限性,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24.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长B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短C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短D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长25.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范围广泛 作用部位准确 作用时间短 作用时间比较长A B C D26.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 pH 显著下降B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C由于能

    8、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D当人体内环境 pH 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27.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 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28.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 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29.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严重感染或者肿瘤而非艾滋病病毒的侵染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

    9、疫缺陷病C. 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过强导致的30.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5A. 淋巴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B. 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C.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唯一液体环境D. 免疫活性物质均由淋巴细胞产生31.下列关于 HIV 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HIV 是 RNA 病毒,因容易变异使疫苗效果难持久B. 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流感和恶性肿瘤C. HIV 首先破坏 B 细胞,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D. 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我们要做到拒绝毒品、洁身自爱3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

    10、一组是( )A.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B.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有百日咳D.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33.下列细胞能产生抗体的是A. 吞噬细胞 B. 浆细胞 C. 效应 T 细胞 D. 记忆细胞34.果树栽培中,剪去顶芽可促进侧芽发育,提高产量其原理是( )A提高植株的呼吸速率 B增大侧芽生长素的浓度C解除顶端优势 D保持顶端优势35.水平放置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在靠近地面一侧浓度较高光线影响,使生长素在靠近地面一侧浓度较高根对生长

    11、素浓度的反应敏感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A B C D36.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37.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6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3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B生长素只能在幼芽中合成C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D生长素既可以从形态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也可以反过来运输39.下列不属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是( )A促进细胞

    12、分裂 B促进细胞纵向伸长C促进果实发育 D促进插枝生根40.在装有猕猴桃的袋子里放个成熟的苹果,能促进较硬的猕猴桃很快成熟变软,这期间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乙烯 C赤霉素 D脱落酸二、简答题(本题共 4 道小题, ,共 40 分)41.(10 分)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示图。请回答问题:(1)甲图中 A 表示的结构是_,B 表示的结构是_,C 表示的结构是_,D 表示的结构是_,E 表示的结构是_,图乙的结构名称是_,其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_(填字母) ,结构_中含有递质(如乙酰胆碱) 。(2)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13、是以_形式传导的。在 A、B、C 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用字母和“”表示) 。42. (10 分)下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7(1)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根、芽、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强度为_。(2)A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为_,对芽的生长效应为_,对根的生长效应为_。(3)B 点对根的生长效应为_,对茎的生长效应为_。(4)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影响_,单看一条曲线,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具有_。43. (10 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免疫问题。(1)免疫调节依靠由_、_和_组成的免疫系统完成。病原体进入人体时,首先将受到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14、的防御,其中第二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_物质和_酶。(2)当 B 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分化出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3)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第_道防线,包括_免疫和_免疫。(4)过敏反应是由_引起的免疫失调病。44. (10 分)填空题(1)由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_、_和温度。(2)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_,它是由_(答内分泌腺的名称)分泌的。(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_调节,_调节和_调节。(4)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的生理作用特点表现出具有_。(5)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植物_调节剂。8高二生物(文

    15、)试卷答案1.A2.C3.C4.A5.B6.B7.D8.D9.D10.D11.D12.B13.C14.C15.B16.B17.C18.A19.D20.D21.D22.C23.C24.D25.A26.B27.C28.B29.A30.A31.C32.C33.B34.C35.B36.B37.C38.A39.D40.A41.A42.B43.A44.C45. (1). 效应器 (2). 突触 (3). D、E (4). 突触小泡 (5). 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冲动) (6). ABC (7).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46.(1)0.81.2(2)胰岛素 降低47.(1)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2)促进(3)直立 弯向光源 胚芽鞘 A 段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48.(1)10 -8 (2)主动运输 (3)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2 分)(4)预实验(2 分) 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 (2 分)(5)多种激素的相互协调、共同调节(2 分)(1)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蛋白质 B 浆(3)识别并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2 分,答对但是不全给 1 分)骨髓造血干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核糖体等细胞器 抗原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