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1、 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_cm;图(乙)中体温计所示的温度是_。2、 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3、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潭清疑水浅”,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4、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
2、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_。5、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到达月球后,质量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 s,月球车将信息以光速 c 传回地球所需要的时间为_(用 s 和 c 表示)。6、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 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7、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小刚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实验中
3、,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能够使观察者看到蜡烛 A 的像的同时,看到蜡烛 B,便于 。2、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其中 8-13 题为单选,14、15 题为双选)28、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位体重正常的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B.正常人的心跳约 75 次s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80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200g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B.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短D.学校
4、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10、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手上哈气和向手上吹气手的感觉不同,但涉及的物态变化是相同的B.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后油花四溅,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凝华现象,要放热。D.用久了的钨丝灯,灯丝会变细,这是钨丝升华的缘故。1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B. 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C. 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 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夏天树林中地上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B.当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 0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3C.透镜的焦距小于 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 20cm14、(双选)如图所示,是对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中绘制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 DE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图象中 BC 段物质处于固液
6、共存状态C.图象中 AB、CD 段物质在吸热,BC、DE 段物质没有吸热D.图象中冰的熔点为 0,水的沸点为 9815、(双选)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所示图像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B.在 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C.当水从 0上升到 4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逐渐增大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物质的状态而发生改变的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4 分)16、如图所示,S 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 S
7、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17、如图所示,一凸透镜放置于水中其主光轴与水面重合,现有一束平行于水面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向水面,请画出在水面处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4四、实验探究题(4 分+6 分+8 分,共 18 分)18、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请将实验报告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数据表格温度/ 83 87 91 95 99 99 99 99 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实验中水的 沸点为 方法 实验中将烧杯放到石棉网上加热是为了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热量
8、的多少,运用了 法19、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2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 65cm 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 15 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 15 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
9、移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 35cm 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 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患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戴的是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 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 刻度线处5(5)在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该向_调节光屏(选填“上”或“下”)。20、小亮测量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放作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
10、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3)将雨花石放人盛有 50mL 水的量筒中,靜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体积是 密度是 kg/m 3;(4)若砝码生锈,测得的密度值 ;若石块磨损,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5)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 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 个对应的点 B,若 A、B 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 A B(选填“”、“=”或“”)五、综合应用题(8 分+10 分,共 18 分)21、现有一个质量为 81g,体积为 50cm3的空心铝球,
11、若在空心铝球内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5g 已知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求:(1)所注入液体的质量(2)所注入液体的密度2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9h15min到达 B 地时,钟表显 示为 9h45min求:(1)轿车从 A 地到 B地的速度;(2)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6(3)若轿车每 100km 消耗的汽油为 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710 3kg/m3,则轿车从 B 地到达南京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多少?71、填空题1、3.20 36.72、信息 响度3、静止 折射4、2:15、不变 CS6、压缩体积 汽化7、前面 反射 确定像的位置2、选择题8、A 9、C 10、A 11、D 12、B 13、C 14、BD 15、AC3、做图题16. 17.4、实验探究题18. 结论: 不变 99 8方法: 使 烧杯均匀受热 转换19. (1)A(2)D(3)远视 凸透镜(4)80(5)上20. (1)水平 左 (2)31.4(3) 3cm0 3104.(4)偏小 不变(5) 5、综合应用题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