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周测试题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共 80.0 分)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 16 千米,南北宽约 2.4千米。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 东北信风 B. 盛行西风 C. 夏季风 D. 冬季风2. 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 从外地运沙 B. 持续除草 C. 修筑防浪堤 D. 植树种草图 6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图 63.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
2、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4.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2 -A. 风力堆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5.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 机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C. 经营方式粗放 D.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读下图“冬季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时北京风向为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7. 此时与甲地相比,北京A. 风力更大 B. 降水更多 C. 气压更高 D.
3、 气温更高8. 丙地冬季降水较乙地多的主要原因A. 海风迎风坡 B. 暖流 C. 对流运动强 D. 距海近9. 7 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处海峡是西方石油航线的必经地之一- 3 -B. 表层海水由乙处流向甲处C. 处海峡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咽喉要道D. 气候因素是造成附近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重要原因11. 2010 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 45%。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沿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A. 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
4、海峡B. 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 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读“中纬度沿海某地某时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 四地气温、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 比气温高 B. 比气压低 C. 比气压低 D. 比气温低13. 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风向的成因与东亚季风的成因相同B. 此时地受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C. 甲、乙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D. 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白天14. 若甲地某人北京时间 6:00 观看旭日东升后,乘 11 小时的飞机抵达澳大利亚珀斯(3156S,11534E),此时
5、珀斯A. 太阳高度约 30 B. 太阳在西北方向C. 昼长夜短 D. 正值多雨季节如图为亚洲某岛国地形略图,读图完成问题。 - 4 -15.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 此地为地中海气候 B. 该季节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 位于冬季风迎风坡 D. 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16. 甲海峡表层海水:()A. 1 月向偏北方向流 B. 7 月向偏北方向流C. 全年向偏北方向流 D. 全年向偏南方向流下图中 A 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两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读图完成下列
6、各题。 17. 阿拉伯河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 K1 支流 B. K2 支流 C. 底格里斯河 D. 幼发拉底河18. 下列月份,图中沼泽面积最大的是 (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19. 推测下列工业产品哪种为该国出口较多的商品 ( )A. 化肥 B. 钢铁 C. 服装 D. 水泥2016 年 3 月,卡塔尔有关部门宣布,卡塔尔常住人口突破 250 万,而在 30 年前人口总数不- 5 -过 40 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 卡塔尔的城市多沿海分布,是因为沿海地区A. 水资源充足 B. 地形平坦 C. 气候较湿润 D. 对外联系方便21. 卡塔尔常住
7、人口在 30 年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低 C. 宗教信仰 D. 人口迁入量大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水分,在土壤含水量少、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时可满足植物生存需要,让植物熬过干旱等待雨季到来。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多肉植物开始展示旺盛的生命,生长、开花。图为非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地生长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该地气候A. 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 B. 受副高控制,全年干旱C. 1 月西风影响,降水多 D. 7 月低压北移,降水较多- 6 -23. 每年 9 月是“多肉
8、圣地”非洲纳马夸兰地区植物复苏、绽放的季节,纳马夸兰位于图中A. 甲 B. 乙 C. 丙 D. 丁24. 根据材料信息推断,下列地区原生多肉植物品种较少的是A. 马达加斯加岛 B. 印度半岛 C. 印度尼西亚 D. 墨西哥下图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D 线示意图”,该管道线经南疆后,与西气东输线路相接,其天然气主要输往江、浙一带,完成第 24-25 题。 25. 中亚天然气管道 D 线沿途的气候特点是A. 炎热干燥 B. 干旱少雨 C. 严寒干燥 D. 温和多雨26. 中亚天然气输往江浙,对江浙一带的有利影响有 缓解能源紧张促进常规能源开发大幅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A. B. C. D
9、. 南非自然资源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5 年 12 月1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非洲进行正式访问,就政治、经贸、金融、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政府间和企业间合作等进行对话。下图为非洲南部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7 -27. 南非渔业资源西部海域较东部海域丰富,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西部大陆架较宽广 西部光照较充足 西部受寒流(上升流)的影响 西部河流众多,带来大量营养物质A. B. C. D. 28. 近年来,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市
10、场广阔,开放程度较低 B.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C.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D. 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灌溉工程(图 1),图 2 为图 1 区域内的气温与降水年变化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9. 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 26 月 B. 59 月 C. 812 月 D. 11次年 4 月30. 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哪种作物在我国华北地区已进入生长期
11、A. 小麦 B. 油菜 C. 棉花 D. 花生- 8 -读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31. 甲、乙两处所处的海底地形分别为()A. 海盆、海岭 B. 大陆坡、海盆 C. 海盆、海沟 D. 大陆坡、海沟32. 乙、丙两处的高差不可能为()A. 800 米 B. 1 500 米 C. 2 000 米 D. 2 500 米下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3.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4. 下列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正确的是()A. 南北纬 3040大陆东岸 B. 南北纬 4060大陆东
12、岸C. 南北纬 10之间 D. 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读沿某纬线圈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9 -35. 该纬线圈可能是( )A. 40N B. 60N C. 30S D. 40S36. 有关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在大洲分别是:北美洲、非洲、亚洲B. 所在国都是发达的国家C. 人口增长最快的是甲所在大洲D. 丙处山脉是由于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图 1、图 2 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题37. 城市乙位于城市甲的()- 10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38. 两图比较,图 2 所示()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13、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 比例尺较小,表达的地理事物更加简略D. 比例尺较大,表达的地理事物更加精确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 0C。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9. 此时, c 点的气温大约为( )A. 0.6C B. 1.8C C. 2.5C D. 4.6C40. 沿图中 a b 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0 分)4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材料二: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2008 年 7 月 7 日联
14、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1 -1.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2 分)2.甲河的流向是 ;乙地由于地处板块的 边界,多火山地震。(4 分)3.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 ;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4 分)4.马来半岛的铁路走向为 ,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4 分)5.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角度,台风属于 (天气系统)。马来半岛很少受到台风影响,简要分析其原因。(6 分)- 12 -高二地理第三周测试题【答案】1. D 2. B 3. D 4. C 5. B 6. A 7. D8. A 9. C 10. C 11. D
15、 12. B 13. A 14. B15. C 16. B 17. A 18. B 19. A 20. D 21. D22. C 23. A 24. C 25. B 26. B 27. A 28. C29. D 30. A 31. D 32. A 33. B 34. C 35. C36. C 37. C 38. D 39. B 40. D41. (海运)交通 42. 西南流向东北 消亡 43. 非可再生资源 锡产品加工工业44. 南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 大陆轮廓(或地形) 45. 气旋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地区,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又有附近众多岛屿的天然屏障作用。 【解析】12.
16、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应用和风力沉积。图示沙丘的西北部等高线较稀疏,东部等高线稠密,所以利用风力沉积理论可以分析,当地盛行西北风,沿海地区的沙子被搬运到图示东部地区沉积,日本当地盛行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概况和日本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日本是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季风气候,日本海沿岸的鸟取县全年降水丰富,材料中“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正是当地自然环境的表现,所以当地政府为保持沙漠景观,必须控制草木生长状况,故“下了很大的力气”指的是持续除草,B 正确;从外地运沙的工程量巨大,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律
17、,A 错误;修筑防浪堤会导致该地区泥沙供给减少,不利于当地沙漠景观的保持,C 错误;植树种草会导致当地植被更加稠密,促使沙漠景观快速消失,D 错误。故选 B。35. (1).本题考查降水的形成条件。图示区域为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吹来,为西部沿海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 13 -(2). 本题考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图中甲地位于湄公河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 C。(3).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其特点是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精耕细作、粮食单产高等,故选 B。69.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风向的判读。风向判读的原则:先过
18、北京做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后做地转偏向力,由于北京位于北半球,产生向右的偏移,所以此时北京风向为西北风,A 对,BCD 错。故选 A。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低压槽的位置判断,该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而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为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与甲地相比气温更高,B 错,D 对;等压线较甲地稀疏,风力较小,A 错;根据等压线数值和规律可知,与甲地相比,北京气压更小,C 错。故选 D。本题考查结合世界区域地理分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丙都位于东亚季风区,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丙地位于日本海沿海,由于日本地势中间高两侧低,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
19、的湿润气流,受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导致丙地降水较多。故选 A。本题考查夏季风的推进对我国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正常年份 7 月份以后雨带推移到甲地区(华北地区),我国北方进入雨季;若 7 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说明雨带在南方地区长期滞留,则南方可能产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则可能产生旱灾,即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旱,C 对,ABD 错。故选 C。1011.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读。根据图中经纬度及轮廓可知,为霍尔木兹海峡,联系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通过印度洋到达世界各地,C 错,符合题意;该海峡是西方石油航线的必经地之一,由于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
20、蒸发旺盛,附近海域海水盐度- 14 -较高,甲盐度比乙高,海平面低,表层海水由乙处流向甲处,ABD 对,不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考查石油航线的判读。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知,为霍尔木兹海峡,我国石油从波斯湾(甲)经到乙(阿拉伯海),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我国南海,经台湾海峡到达上海港,最近航线依次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D 对;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亚丁湾,位于该地的西部,从波斯湾先过,ABC 错。故选 D。1214. 略 略略1516.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成因。读图,根据冬夏季风风向及地理位置可知,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加上地形的抬升作
21、用,降水较多,A 错,C 对;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偏北,赤道低气压带移动赤道以南,该地受冬季风(东北季风)的影响,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BD 错。故选 C。 本题考查洋流流向的判读。根据上题分析知,1 月该地吹东北风,在该风的带动下,甲海峡表层海水向偏南方向移动,7 月该地吹西南风,在该风带动下,甲海峡表层海水向偏北方向移动,B 对,ACD 错。故选 B。1719. 本题考查影响河流的含沙量的因素,及读图分析能力。从图文分析看,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地形平坦,流速慢,并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且流经沼泽地,泥沙会大量沉积,故注入阿拉伯河的泥沙少,故 DC 错误;K2 支
22、流注入底格里斯河,地形突然平坦,在加上流经沼泽地区,泥沙会大量沉积,故注入阿拉伯河的泥沙少,故 B 错误;K1 支流流经区域落差大,冲刷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下游直接注入阿拉伯河口,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口,故 A 正确,故选 A。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沼泽面积最大,就是河水水量最大时,有材料可知,两河补给水源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两河流域上游在土耳其境内的山区,受来自地中海西风的影响,降- 15 -水从 11 月到次年的 4 月多,再加上 4 月气温回升,融雪增多,4 月河流水量达到最大,因此在 4 月份沼泽面积最大,故 B 正确;故 ACD 错误。故选 B。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工业部门的影响。该地
23、区石油资源丰富,以石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化肥,因此该国出口较多的商品是化肥,故 A 正确;故 BCD 错误。故选 A。2021. 本题考查卡塔尔城市的分布。卡塔尔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季凉爽干燥。降水稀少,AC 错误。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对外联系方便,利用城市发展,D 正确。地形因素是主要因素,B 错误。故选 D。本题考查卡塔尔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卡塔尔石油开采需要大量的外籍工人,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较好,所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 正确,ABC 不是主要原因,ABC 错误。故选 D。2224.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气候分布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4、M 地应为地中海气候,沿岸为加纳利寒流流经,1 月为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7 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气候特点的分析。多肉植物绽放是在雨季过后,如果是 9 月多肉植物绽放,当地 7、8 月应为雨季。甲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附近,7、8 月为冬季,正值雨季,A 符合题意。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不符合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特点,B 不符合题意。丙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7、8 月为旱季,C 不符合题意。丁地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7、8 月为旱季,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和特点的掌握。多肉植物适
25、合旱、雨交替的气候环境,马达加斯加岛、墨西哥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均有旱季和雨季,都较适合多肉植物的生长,ABD 不符合题意。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不太适合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C 符合题意。故选 C。- 16 -2526. 本题考查中亚地区的气候特征。中亚地区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所以,中亚天然气管道 D 线沿途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B 对。故选 B。 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可联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作答。中亚天然气输往江浙,可以缓解江浙一带的能源紧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故选 B。2728. 本题考查南非的
26、渔业资源。读图,西部等深线稀疏,大陆架较宽广;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光照较充足;西部有受寒流(上升流)的影响,海底营养盐上泛,藻类增多,鱼类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 故正确;读图,西部无河流存在,故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最主要优势条件。由图可知,南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工业基础好,这是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最主要优势条件,C 正确;南非开放程度较高,A 错误;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这不是我国去投资的主要原因,B 错误;我国的劳动力也很丰富,不是主要原因,D 错误。故选 C。2930.
27、 本题考查气候的特点和河流的补给。地上水库有效发挥灌溉作用为湖泊的枯水期,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河流枯水期为冬春季,故D 对。故选 D。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读图可知洞里萨湖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为湖泊的枯水期,时间为每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华北的粮食作物主要为冬小麦,前一年秋季播种,次年 6 月份收获,故 11次年 4 月为生长期,故 A 对;华北不是油菜的主产区,故 B 错;棉花和花生的种植期为 4 月到 5 月,故 CD 错。故选 A。3132. 本题考查等深线的判读及海底地形。读图中等深线的变化可知,甲处为从浅海到深海的过渡地带,
28、为大陆坡;图中乙处等值线圈是位于两条等值线中间的闭合线圈,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乙处深度范围是 5000m-6000m,则乙处地势低,为海沟,D 对,- 17 -ABC 错。故选 D。 本题考查等深线的判读。图中乙、丙处等值线圈是位于两条等值线中间的闭合线圈,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丙处深度范围是 3000m-4000m;乙深度范围是 5000m-6000m,交叉相减,乙、丙两处的高差范围为是 1000m-3000m,BCD 在此范围,A 不在此范围,A 对,BCD 错。故选 A。3334.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很多,本题适合利用最低气温定温度带,利用降
29、水特点确定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 0,冷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A 错误;最冷月气温大于 0,降水多且均匀,为温带海洋气候,B 正确;各月气温高,降水多且均匀,为热带雨林气候,C 错误;最冷月气温大于 0,热季降水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 错误。故选 B。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很多,本题适合利用最低气温定温度带,利用降水特点确定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 0,冷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 3040大陆西岸,A 错误;最冷月气温大于 0,降水多且均匀,为温带海洋气候,分布于 4060大陆西岸,,B 错误;各月气温高,降水多且均匀,为热带
30、雨林气候,分布于 010之间,C 正确;最冷月气温大于 0,热季降水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热带大陆东岸,D 错误。故选 C。3536.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图,根据图中陆地面积及分布的经度范围,该纬线圈 0经线以东陆地面积小,不可能在北半球,AB 错。若是南半球,甲地是非洲,乙地是澳大利亚,丙地是南美洲。最可能是 30S,C 对。40S 不穿过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D 错。故选 C。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结合前面分析,甲、乙、丙三地所在大洲分别是非洲、大洋洲、南美洲,A 错。所在国澳大利亚是发达的国家,其它是发展中国家,B 错。人口增长最
31、快的是甲地所在大洲(非洲),C 对。丙处山脉是由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D 错。故选 C。 3738.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判别方向。根据图中经纬网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139E,37N),乙城市大致位于(11030E,20N),根据同是东经度,度数小者在西侧,- 18 -同是北纬,度数小者位于南方,故城市乙位于城市甲的西南方向。故选 C。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和比较。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当图上距离一定时,实际距离越大,则比例尺越小。由图可知,在图上距离一定时,图 1 相邻纬线间隔是 4时,图 2 则 1多点,则说明图 2 实际的距离小于图 1,则与图 1 比较,图 2 比例
32、尺较大,而表示的范围较小,表达的地理事物更加精确,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3940.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图示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为 100 米,可知 c 点海拔为 2200 米,积雪边缘的海拔为 2500 米,气温为 0,两者高度差为 300 米,海拔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故 c 点的气温大约为 1.8,B 对,ACD 错。故选 B。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读图可知,a-b 剖面线起点 a 海拔为 2200-2300 米,向 b 的方向逐渐升高,到湖泊处有 2300 米等高线经过,该处海拔比周围低,湖泊中心低于 2300 米,经过湖泊继续向
33、 b 地势逐渐升高,到积雪山顶达到最高,为 2500-2600 米,之后向 b 逐渐降低,b 处为 2200-2300 米。对比四个选项可知,A、B 两项湖泊处错误,C 处积雪山顶向 b 方向应逐渐降低,D 符合 a-b 之间的地形地势,D 对,ABC 错。故选 D。4145.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马六甲临近马六甲海峡,海运便利,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本题考查河流流向的判定和板块边界类型。甲河流向海洋,为外流河,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乙地位于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属性及工业部门类型。锡矿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因而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丰富锡矿的基础上,最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以锡矿为原料的锡产品加工工业。本题考查交通线的走向与影响因素。由图可知,铁路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南北走向)。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因素。由图可知,沿海地区地形也比较平坦,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 19 -本题考查台风的形成。从气流的角度来看,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由四周流向中心;垂直方向上,大气由近地面流向高空,为气旋。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转偏向力,马来半岛纬度太低,地转偏向力太小,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附近的众多岛屿对马来半岛有天然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