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北省任丘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小题,共 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间隔 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2.如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 两质点在 8s末相遇 C.B质点前 4s做减速运动,4 秒后做加速运动 D.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
2、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C.根据速度定义式 v=,当 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 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 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 B盒接收,从 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 t
3、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 、 B.超声波的速度为 - 2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下列各力中,属于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 ) 拉力 动力 阻力 压力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支持力 A. B. C. D.6.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7. 如图
4、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 k的弹簧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质量为 m的物体放在弹簧顶端,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弹簧重力) ( ) A.kmg B.km C.mg/k D.k/mg8.如图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物体 C上,水平力 F作用于 A,使 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 A.A对 C有向左的摩擦力 B.C对 B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 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0分)9.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 a、 b、 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 h1: h2:
5、 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 a、 b、 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3:2: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 3:2:1 C.b与 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 c与 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b与 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 c与 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10.自高为 H的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B 物体自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B 物体上升至最高点时,A 物体正好落地, ( ) A.两物体相遇时,A、B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v0/2 B.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3h/4C.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 H D.A物体落地时速
6、度小于 v0- 3 -1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 v1和 v2,AB 位移中点速度为 v3,AB 时间中点速度为 v4,全程平均速度为 v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经过 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v5 B.经过 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v3 C.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v3 v2=v1 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定有 v3 v4=v512.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
7、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的重力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8分)13.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 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 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02s其中 1、2、3 点相邻,4、5、6 点相邻,在 3点和 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 x1是 1、3 两点的距离, x3是 4、6 两点的距离, x2是 2、5 两点的距离 (1)测 x1、 x2、 x3后,点 2速度的表达式 v2= _ 点 5速度的表达式 v3= 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
8、 x1=4.00cm, x2=19.30cln, x3=8.72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 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 10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 4cm,则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_ N/m,当弹簧不受拉力时,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_ N/ m,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5N,弹簧的伸长量是 _ cm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2分)15.质量为 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 F求: (1)当拉力 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 (2)当拉力 F=8N时,
9、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 16.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试计算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一秒的位移是 35m时,求下落时间是多少?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 g=10m/s2)- 4 - 5 -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D 2.C 3.A 4.D 5.C 6.D 7.C 8.A 9.AC 10.AB 11.BD 12.CD 13. x1/2T; x3/2T;9.72 14.250;250;2 15. 物体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出最大静摩擦力根据水平拉力与最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状态,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计
10、算摩擦力,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什么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拉不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拉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解: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N=0.510N=5N; (1)当拉力为 3N时,3N5N,物体未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3N; (2)当拉力为 8N时,8N5N,物体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5N; 答:(1)当拉力 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3N; (2)当拉力 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5N16.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列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解:设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t,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t=4s 则落地时速度为:v=gt=104=40m/s 答:下落的时间是 4s,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 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