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九专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资源ID:1082559       资源大小:39.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九专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1、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1、当堂背诵课文。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示标导入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 ,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二、讨论释疑先讲一个故事。 公元 1055 年,一对

    2、新人结婚了。新郎是 19 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 16 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 ”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 1075 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

    3、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 ,指的就是这一年。 三、成果展示1 “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2吗?“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 。 。 “不思量,自难忘” ,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

    4、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2、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 而其时不过 40 岁,如何理解?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 “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 “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3、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特色。1.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抒发悼亡之情。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抒发对亡妻的掉念和自己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3.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抒发悼亡之情。 四

    5、、师生点评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 ,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 ,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五、检测反思赏

    6、析悼亡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情感。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明确: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3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 “沧海” 、 “巫山” ,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 “懒回顾” 、 “半缘君” ,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九专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