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8中国地理概况湘教版.doc

    • 资源ID:1082357       资源大小:3.46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8中国地理概况湘教版.doc

    1、1考点规范练 38 中国地理概况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题。1.武夷山脉是我国( )A.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D.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的分界线2.图示区域( )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答案 1.D 2.B解析 第 1题,武夷山为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的分界线。第 2题,武夷山脉两侧地形、气候差别不大,A项错;武夷山纬度比小兴安岭低,海拔较高,因此气候垂直地域分异更明显,生物种类要多于小兴安岭,B 项正确;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

    2、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 项错;图示地区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 项错。下图为我国某种自然资源(阴影区)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34题。23.该资源集中分布区的东部边界最接近于( )A.1月 0 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黑河腾冲线4.该资源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石漠化答案 3.B 4.C解析 该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藏、新疆、甘肃的山区,由此可判断为草场资源。第 3题,该资源集中分布区的东部边界最接近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第 4题,草场资源如果过垦、超牧易造成土地

    3、荒漠化。下图是中国夏季避暑型气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56题。5.我国避暑型气候区主要分布在( )A.水域广阔地区 B.中温带和高海拔地区C.经济发达地区 D.森林茂密地区6.下表为我国各类避暑型气候区夏季主要气象指标的对比,其中表示西南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的分别是( )3避暑型气候区气温/湿度/%风速(米 秒 -1)太阳辐射(瓦 米 -2) 24.347.75.0 1 114.7 22.768. 29.8 927.2 26.049.75.4 929.2西北山地高原型26.534.26.1 971.4 26.670.46.4 862.7A. B. C. D.答案 5.B 6.D解析 第

    4、5题,从图中看出,我国避暑型气候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地、西南青藏地区和云贵高原以及中温带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第 6题,表格中为西南高原型,为中东部山岳型,为东北山地平原型,为环渤海低山丘陵型。(2018四川成都摸底)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需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线,据此完成第 78题。7.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4A.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B.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C.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D.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8.甲、乙、丙、丁四地中,冬小麦净

    5、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答案 7.A 8.C解析 第 7题,丙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区,该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水分蒸发快,而且由于该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灌溉期较长,因此导致该地农作物的需水总量大,A 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农作物的需水总量包括降水部分和灌溉部分,因此降水的季节变化会影响灌溉水量,而不会影响总需水量,B 项错误;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对需水量影响不大,C 项错误;该地为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但气温年较差较小,D 项错误。故选 A项。第 8题,甲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6、,农作物主要靠灌溉用水,故净灌溉需水量大;乙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总降水量较小,尤其是在小麦返青生长的春、夏季节降水较少,灌溉用水较多;丙地位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该地降水较多,可以基本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故需要的净灌溉水量较少;丁地位于我国的淮河流域,降水较多,雨季较长,需要净灌溉水量较少。故丙地和丁地的净灌溉需水量最少,故选 C项。(2018四川绵阳二诊)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第 910题。9.古

    7、代,设置玉门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5A.军事和政治 B.文化和宗教C.农垦和移民 D.经贸和旅游10.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图示地区将建成( )A.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 B.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C.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 D.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答案 9.A 10.C解析 第 9题,由材料可知,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据此可以分析出设置玉门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军事和政治,A 项正确。第 10题,西北地区降水少,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不适合谷物的大面积种植,A 项错误;该地区并不属于边境,B 项错误;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甘肃省西部,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融入“一带

    8、一路”倡议,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该地风能资源丰富,可建成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C 项正确;该地人口密度小,不适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 项错误。下图示意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据此完成第 1112题。11.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1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秸秆燃烧能源B.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6C.秸秆原料造纸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答案 11.C 12.B解析 第 11题,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为水稻

    9、;河北省以小麦为主,故为小麦;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故为棉花;油菜主产区是长江流域,故为油菜。第 12题,秸秆作为燃料燃烧,热能利用率较低,且产生大气污染,A 项错;以秸秆为原料造纸,可能产生水污染,C 项错;以秸秆为原料发展手工编织产品,是秸秆利用的有效方式,而且不会产生污染,但是废弃物没有促进农业生产的再发展,D 项错;利用秸秆发展沼气,沼气池提供能源,而且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肥料用来肥田,符合生态农业模式,B 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据此完成第 1314题。13.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B.沿边省区的行政中心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东

    10、、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D.内陆省区的行政中心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14.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港口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好B.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7C.港口城市多为我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港口城市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答案 13.D 14.B解析 第 13题,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先进行试点,然后线、面铺开,不是同步发展的,A 项错。沿边省区的行政中心比沿海城市发展滞后,B 项错。东部地区开放较早,C 项错。内陆省区的行政中心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D 项对。第 14题,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

    11、市,主要是因为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故选 B项。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 1 200米以上,年积雪期长达 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 2米,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 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1)简述图示区域 7月份等温线的分

    12、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8答案 (1)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所以分布稀疏;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所以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中,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带来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中段,木材丰富。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

    13、 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等温线密度及局部变化情况分析。第(2)题,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整体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间,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修建“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从材料来源看,位于山脉中,为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全年播种农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大,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20022012年中国各省份耕地

    14、复种指数增长率(1)指出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点。(2)试分析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3)通过增加现有耕地的复种指数来提高粮食产量,其效益比开垦荒地好。试分析原因。答案 (1)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时间变化);复种指数增长地区不均衡,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最慢的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空间变化)。9(2)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非粮产业及二、三产业的发展迅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占用耕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受地形制约,农业机械化水平低。(3)增加复种指数能充分利用水、热、肥条件;农田基本建设不必从头开始,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可垦荒地多分布在边远地区,远离市场;荒地的开发可能会带来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地区增长不均衡。第(2)题,一方面,人口密度大和复杂的地形限制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影响复种指数;另一方面,建筑等用地占用耕地,部分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使耕地的荒废等原因导致耕种面积减少,最终导致复种指数降低。第(3)题,可以增加复种指数的地区水热条件普遍较好,增加复种指数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投资小,效果显著;同时,我国的荒地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较差的边远地区,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且会引发生态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8中国地理概况湘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