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区域能源湘教版.doc

    • 资源ID:1082350       资源大小:3.45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区域能源湘教版.doc

    1、1考点规范练 31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据此完成第 12 题。1.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气候资源A. B. C. D.2.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C.水面养殖产量高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答案 1.D 2.D解析 第 1 题,根据图文可知,滩涂地面光伏电站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下层进行水面养殖。滩涂

    2、和水面养殖利用的是土地资源,风力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第 2 题,江苏盐城风力发电春季最大、夏季最小,A 项错。7 月份该地太阳辐射最强,发电量最大,B 项错。光伏发电挡住太阳光,影响光线照射和温度,在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产量不高,C 项错。修建光伏电站,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被干预。依赖于植物生长栖息的鸟类生存会受到影响,候鸟迁徙地也可能不复存在,D 项对。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34 题。23.影响图中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 D.地形起伏4.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

    3、原因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地势起伏较大C.土地价格更高 D.市场需求量少答案 3.A 4.C解析 第 3 题,结合图例可知,图中风能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分布在沿海地区,越靠近内陆风能资源越贫乏,因此影响因素为距海远近,故选 A 项。第 4 题,风力发电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曹妃甸地区,是新首钢厂址所在地,地价贵;乙地位于河北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土地租金低。影响甲地风力发电场建设的因素为土地价格,故选 C 项。“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

    4、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第 56 题。35.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B.能源的开采量没达到最大值C.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D.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6.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A.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B.主要发展第三产业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答案 5.C 6.C解析 第 5 题,陕北地区虽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没能对能源进行深加工,处在工业发展的低端水平,故城市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第 6 题,要规避“资源诅咒”,就应该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

    5、,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争取使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 15%左右,为此我国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河西走廊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据此完成第 78 题。7.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原因是( )A.位于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B.处于干旱地区,多大风天气C.地形狭长,形成峡谷效应4D.沙漠广布,风力受阻力小8.玉门是我国最老的石油产区之一,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玉门市转型的支柱产业。当前新能源开发

    6、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利用技术不成熟 B.产业转型起步晚C.生态环境限制大 D.远离市场输电难答案 7.C 8.D解析 第 7 题,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原因是地形狭长,形成峡谷效应,所以 C 项正确。第 8 题,玉门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远离市场,输电难,所以 D 项正确。(2018 河北衡水中学调研)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干热河谷地带,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 5%的液态矿产),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7、史。读图,完成第 911 题。澜沧江河畔盐井盐田位置示意图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59.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A.13 月 B.46 月C.79 月 D.1012 月10.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13 月 B.46 月C.79 月 D.1012 月11.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湿热C.河流补给 D.地质构造答案 9.B 10.C 11.D解析 第 9 题,4 6 月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时间变长,光照强,太阳辐射量大;且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同时由于该地地处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蒸发旺盛,利于晒盐,B 项正确。第 10 题,79 月为雨季,降水

    8、多,此时气温升高,上游山区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位上升,为了防止河水水位上涨灌入盐井中,需关闭盐井围栏活动门,故 C 项正确。第 11 题,读图可知,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地下水在断层富集,并与盐矿层接触,盐矿层溶入地下水,在断层带附近形成卤水,所以 D 项正确。(2018 广东惠州调研)联合湖位于美国西雅图市,19 世纪中叶以前湖岸森林绵延,景色优美。1872 年,运河修成,联合湖与海湾相通。此后,湖岸成为了工业发展重地。20 世纪初,在湖北岸岬角建立了西雅图煤气厂。1956 年,因天然气的全面推广,该煤气厂停产。后当地政府收购该厂区,改造与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并不断修复周边生态,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

    9、的都市景观公园,成为成功利用工业遗迹的范例。下图为联合湖位置示意图及煤气厂公园景观鸟瞰图。据此完成第 1214 题。12.19 世纪 70 年代,联合湖湖岸成为工业发展重地的原因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水运条件改善6C.能源资源丰富 D.土地价格低廉13.推测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生态修复中最难以治理的是( )A.大气与矿渣污染 B.生物种类单一C.土壤与地下水体污染 D.地表植被农药残留14.西雅图煤气厂的废弃工业用地重塑,其体现的意义是( )A.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B.追求土地价值最大利用C.追求历史遗迹最佳保护D.追求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答案 12.B 13.C 14.A解析 第 12 题,

    10、读材料可知,联合湖在与海湾相通之后,湖岸就成为工业发展重地,说明该地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水运条件的改善,故选 B 项。第 13 题,煤气主要是由煤炭转化而成,然后输送到周围区域,大气的流动速度较快,工业生产停止,大气污染就可以治理,A 项错;生物种类单一,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植被种类,B 项错;土壤和地下水的循环更新速度慢,因此受到污染难以修复,C 项正确;煤气生产不会导致地表植被农药残留,D 项错。故选 C 项。第 14 题,“当地政府收购该厂区,改造与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并不断修复周边生态,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都市景观公园”,这说明西雅图煤气厂的废弃工业用地重塑,其体现的意义是追求人与环境

    11、和谐共处,故选 A 项。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材料二 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 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

    12、,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7东北三省的经济问题主要呈现“三个衰退”2034 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例地区1990年2010年下降东北 9.8%7.9% 19%广西3.41%3.38%1%河南7.27%6.68%8%(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议。答案 (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政府+自然

    13、资源+国企”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红利流失严重。(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外流。8解析 第(1)题,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

    14、与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发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等众多因素有关。第(2)题,东北的人口问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和老龄化严重,这与经济发展不景气有关,反过来人口问题又影响到经济的振兴,二者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第(3)题,解答要由因导果,针对着第(1)(2)题中原因去提出我国“锈带”地区经济振兴的相应措施。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智利目前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位于智利北部地区的丘基卡玛塔铜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它由岩浆侵入而成(见下图)。铜工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智利人每创造 5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有 1 美元与铜矿相

    15、关;智利每出口 5美元商品,其中 3 美元是铜产品;智利经济增速如果达到 5%,那么铜业的贡献率在 70%(1)简述丘基卡玛塔形成世界上最大露天铜矿的地质条件。(2)分析智利成为“铜矿之国”的有利条件。(3)如果智利在卡拉马建设铜矿冶炼工业,需要克服哪些不利地理条件?(4)你是否赞同“铜矿之国”的危机即将来临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答案 (1)地处板块碰撞地带,岩浆侵入后冷凝形成铜矿;矿床上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侵蚀,使铜矿出露。(2)智利铜矿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大;智利西海岸有港口,海运条件便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劳动力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广阔。(3)卡马拉水资源短缺;能源缺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16、;环境污染严重;当地市场狭小。9(4)赞同。理由:铜矿为非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智利产业结构单一,对铜矿产业依赖严重。不赞同。理由:智利铜矿储量大,坚持可持续开发可解除危机;提高技术水平,延长铜矿产业链可确保铜矿持久利用。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由岩浆侵入而成”,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力、外力作用两方面描述丘基卡玛塔形成世界上最大露天铜矿的地质过程。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从资源条件、交通、政策、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智利成为“铜矿之国”的有利条件。第(3)题,注意“不利地理条件”的限定。应结合区域特征,从水资源、能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环境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第(4)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若赞同危机即将来临,要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等角度探讨。若不赞同危机即将来临,可从储量大、可持续开发、延长产业链等方面论证。


    注意事项

    本文(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1区域能源湘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