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点规范练 30 流域的治理与综合开发下图为我国某一流域示意图,其下游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该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据此完成第 12 题。1.有关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点位于常年河沿岸B.湖泊提供便利灌溉条件C.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D.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2.该河流量“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说明了(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B.水库起到调节作用C.雨年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少D.旱年气温高,冰雪融水量较多答案 1.D 2.D解析 第 1 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流域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且
2、有沙漠分布,应当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上游水量应当大于下游,可以判断该流域的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所以地势南高北低。上游地区海拔较高,所以居民点应当位于河流流出山口的沙漠边缘的冲积扇上。由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湖泊为内陆湖,含盐量较高,不适于灌溉。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故选 D 项。第 2 题,由于该河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冬季气温低,融水量小,流量小,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天2旱年,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水不少;天雨年说明阴雨天多,气温低,冰雪融化少,所以河水不多。故选 D 项。(2018 福建八县联
3、考)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读图,完成第 34 题。普尔河水系示意图3.该河流(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4.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匮乏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答案 3.B 4.A解析 第 3 题,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春季冰雪融水多形成春汛,冰雪融水补给所占比重较大;由于人口稀少,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高。因此 B 项正确。第 4 题,该河流流域内冬季漫长而寒冷,人口稀少,市场需求也较小,因此开发力度较小,A 项正确。下图为克
4、里希纳河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35.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克里希纳河中上游地区( )A.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B.砍伐森林和矿山开采加剧水土流失C.修建铁路和城市扩张导致地面沉降D.修建库坝和过度灌溉致使土地盐碱化6.为防治克里希纳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旱涝灾害,合理的措施是( )A.拓宽入海通道和加固加高河岸堤防B.实施流域绿化工程和控制工农业用水量C.建设梯级大坝和实施北水南调工程D.控制流域内水污染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答案 5.B 6.C解析 第 5 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上游地区铁矿、锰矿资源丰富,开矿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随着人口增长,中上
5、游地区坡地垦荒,破坏森林,也是水土流失的原因。第 6 题,克里希纳河流域属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上游地区地处西南季风的雨影区,降水少,河流水量不足,因此下游河口平原地区旱涝多发。在上游修建梯级大坝调蓄径流和从水量充沛的北部河流调水是防御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湖北省十堰市黄龙滩水库库区河床纵断面高程变化示意图。该水库位于汉江支流堵河下游,汛期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 85%,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渔业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坝顶高程 252 米,正常蓄水位 247 米,发电机组进水口底板高程 210 米。2012 年,距黄龙滩大坝上游 140 千米处的潘口水
6、电站投入运行。据此完成第 79 题。47.按目前泥沙淤积速度,理论上该水库电站还可运行( )A.60 年 B.80 年C.100 年 D.120 年8.黄龙滩库区 230 米高程以上的河床泥沙淤积较少的原因是( )A.河流含沙量少 B.附近河床坡度较大C.河流径流量小 D.处于正常蓄水位以上9.潘口水电站的运行对黄龙滩水库产生的影响是( )A.发电量增多 B.库尾泥沙淤积增强C.防洪标准降低 D.洪峰入库时间推迟答案 7.D 8.B 9.D解析 第 7 题,根据图示计算出从 1978 到 2008 年水库淤沙速度,据此速度,根据坝顶高程 252 米,正常蓄水位 247 米,计算出还能正常运转
7、120 年左右。第 8 题,根据图示信息,黄龙滩库区 230 米高程以上的河床坡度大,水流急,导致泥沙淤积较少。第 9 题,潘口水电站位于黄龙滩水库之上,会使其下游河流流速减缓,发电量减少,库尾泥沙淤积减弱,防洪标准增加,洪峰入库时间推迟。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 1/6 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从 1880 年开始,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下图示意罗讷河水系。据此完成第 1011 题。10.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的主要原因是( )5A.上游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B.不同河段汛期时间不同C
8、.水库的修建,调节径流D.流域降水较少,年际变率小11.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使罗讷河( )A.水力资源更为丰富B.水位季节变化减小C.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D.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加快答案 10.B 11.C解析 第 10 题,罗讷河上游发源于阿尔卑斯山,以积雪、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发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流量大。不同河段汛期时间不同,所以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B 项对。图中上游只有部分河段有湖泊和沼泽,调蓄作用有限,A 项错。水库修建前也没有全流域性洪水,C 项错。流域降水较多,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率大
9、,D 项错。第 11 题,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不能改变罗讷河水力资源蕴藏量,A项错。根据材料,瑞士建的高海拔水库,夏季蓄积高水位,罗讷河水位季节变化可能增大,B 项错。夏季蓄水,冬季应排水,所以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C 项对。夏季蓄水,河流径流减少,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D 项错。挠力河流域(下图)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积 24 863 千米 2。在上游设计并建设龙头桥水库,主要发挥其灌溉和发电作用。下图为宝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变化情况。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凸显。据此完成第 1214 题。612.龙头桥水库正式截流蓄水的时间最可能为( )A.
10、1975 年 B.1980 年 C.1999 年 D.2006 年13.按照设计方案运行,龙头桥水库建成后下游湿地水文过程是( )A.径流量季节性变幅加大 B.年径流总量减少C.冰封期连底冻现象减少 D.地下水补充量增加14.生态补水可解决挠力河流域湿地大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下列月份龙头桥水库应该开闸适量放水的是( )A.13 月 B.56 月C.78 月 D.1012 月答案 12.C 13.B 14.D解析 第 12 题,宝清水文站位于龙头桥水库的下游,龙头桥水库对宝清水文站有调节作用,使其流量变得平稳。从图中看,20002006 年宝清水文站流量平稳,因此龙头桥水库截流蓄水时间应在 20
11、 世纪 90 年代到 2000 年,最可能是 1999 年,C 项正确。第 13 题,水库对径流起调节作用,使下游径流趋于平稳,因此径流量季节性变幅减小;由于水库蓄水,可使下游年径流总量减少;冰封期受气温影响与水库无关;地下水补充与水库无关。第 14 题,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水较少,1012 月份应开闸放水,D 项正确;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大气降水补给。7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渭河流经甘肃、陕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汉江水穿越秦岭隧洞引入渭河,以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
12、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该现象因时而异,据考证,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曾有过六次反复,年内冬、夏季也不同。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区域水系图。(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2)渭河流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的问题。概述该问题的具体表现。(3)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自然条件的优劣。(4)某校学生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观点 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
13、力。观点 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保护植被。答案 (1)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2)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等。(3)优:饮水源地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河流水量较大,水质好。劣:线路穿越秦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开凿工程量大。8(4)观点 1:不正确。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含沙量大,河道淤积;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观点 2:不正确。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地势落差条件达不到梯级开发的要求
14、。解析 第(1)题,“清”和“浊”指的是河流的含沙量状况,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应从泥沙的来源、河流流量以及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第 (2)题,从水资源、水土流失、旱涝灾害、水质等角度概括渭河流域的水问题。第(3)题,从可调水量、水质、工程量和工程难度来分析。第(4)题,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内容的统一。若选择观点 1,可从径流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角度分析不利于航运的原因;如选择观点 2,需从径流量、含沙量、落差等角度分析不适于梯级开发的原因。16.(2018 福建联考)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15、。W 国曾是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 W 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表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开发前的比例 61%24%15%开发后的比例 38%32%30%(1)说明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9(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 N 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 W 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案 (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2)与 N 市以下河段相比,N 市以上河段支流
16、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小;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解析 第(1)题,地势特点可以从地势起伏和倾斜方向角度回答。第(2)题,河流径流量大小取决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从此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机械化、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可结合两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第(4)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特别是夏秋农作物耗水量大的季节水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结合河流开发的意义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