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081934       资源大小:65.3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人教版.docx

    1、1课时规范练 1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2018 山东威海模拟,30)1931 年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积极组织抗日活动C.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答案 B解析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逐渐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指示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共中央主张在东北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这是组织抗日活动的体现,故 B 项正确;1938 年,八路军 115 师创建

    2、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故 C 项错误;1937 年 9 月,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2.(2018 河南郑州期末,21)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 )A.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B.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C.“上海事件”的爆发迫使蒋介石发表了庐山谈话D.“上海事件”使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答案 B解析 “上海事件

    3、”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上海事件”是日本在威胁、政治压力无效后,对国民政府进行的军2事打击,故 B 项正确;蒋介石庐山谈话发表于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后,故 C 项错误;材料侧重于“上海事件”爆发的原因,故 D 项错误。3.(2018 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30)1938 年 2 月 21 日,蒋介石在致世界反侵略和平大会的电文中指出:“盖中国作战,不独求民族之解放,不独求领土之完整,实亦为全世界各国之共同安全而战也。”该电文的主要目的是( )A.敦促各国关注中日战争B.批评列强对日推行绥靖政策C.

    4、宣扬抗战维护世界和平D.昭示民族自卫战争的正义性答案 A解析 蒋介石的电文是在强调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其目的就是让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抗战,并给予同情与支持,故 A 项正确;电文中并没有批评列强对日推行绥靖政策,故 B 项错误;宣扬抗战维护世界和平是电文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故 C 项错误;电文的目的是赢得关注、同情与支持,而不仅仅是昭示战争的正义性,故 D 项错误。4.(2019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8)1940 年 8 月,新华日报开设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甚至多篇“华北破击战通讯”,如平汉线上邢内段的破击战破击战在晋察冀等。由此可知,这些“通讯”( )A.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B.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

    5、战的主体地位C.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D.宣扬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必要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40 年 8 月”和“华北破击战”“平汉线”“晋察冀”等信息可知,新华日报的这些“通讯”主要是在报道百团大战的战绩,相对于正面战场失利的情况,百团大战的胜利无疑会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故 C 项正确;材料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无直接关系,故 A 项错3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主体地位,是在相持阶段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故 B 项错误;百团大战基本上是八路军独立进行的,与国共联合抗战关系不大,故 D 项错误。5.(2018 山东滨州二模,30)1941 年 12 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

    6、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这一指示的贯彻 (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C.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答案 B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题目中并未体现,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精兵简政”“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可知,这一指示的贯彻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故 B 项正确;C 项表述与题目中“精兵简政”不相符,故错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1927 年三湾改编后,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6.(2018

    7、山东临沂三模,29)记者 供职报刊社 报道摘要毕恩来美亚 把国民党的“封建中国”与共产党的“民主中国”作了区分斯坦恩美联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把重庆称为“哀怨之城”和“一场噩梦”。从延安飞到重庆犹如“从中国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白修德时代生活描述延安人比中国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更“强壮健康”上表为抗战时期美国记者的一些报道摘要。上述报道( )A.比较客观地反映当时国共两党实情B.受制于艰苦战争环境未做实地调查C.和以后相关研究相比较可信度更高D.体现了国民党必被历史潮流所抛弃4答案 A解析 材料中美国记者的这些报道,把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实情进行了比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实情,故 A

    8、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他们的报道是否做过实地调查的表述,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关于以后相关研究的具体内容的表述,故 C 项错误;材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实情,D 项体现了国民党必被历史潮流所抛弃的表述不合题意,故错误。7.(2018 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三模,30)以下为日本天皇某一公告内容节选:“朕深鉴于世界之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该公告( )A.继续垂涎中国领土 B.抹杀日军在华暴行C.建议中日和平谈判 D.体现了中国的胜利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

    9、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日本天皇停战诏书的一部分内容,表达了日本天皇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终战的意愿,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错误。8.(2018 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28)1945 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 )A.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 B.国共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C.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 D.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答案 D解析 在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战后和平,构建联合民主政府,作出了一些让步,因而

    10、不能说明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故 A 项错误;重庆谈判时国共实力存在一定悬殊,但这并不是“双十协定”称“会谈纪要”的原因,故 B 项错误;美苏对重庆谈判均持支持态度,故 C 项错误;在“双十协定”中对核心问题解放区的合法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因而不能称之为协定,故 D 项正确。59.(2018 河南中原名校第二次质量考评,2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 5 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民主独立,思想解放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民族解放,民主自由答案 D解析 敌后

    11、抗日根据地针对的是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解放战争期间,尚未实现人民主权,故 A 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是解放区,不单是思想解放,故 B 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故 C 项错误;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即为民族解放,摆脱国民党独裁统治即为民主自由,故 D 项正确。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当时( )A.中国共产党准备进行战略反攻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C.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D.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答案 A解析

    12、 根据材料“解放战争某时期”和“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出去”指的是 1947 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 A 项正确;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是在三大战役之后,故 B 项错误;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是在 1949 年,故 C 项错误;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是在 1948 年辽沈战役后,故 D 项错误。11.“1948 年 12 月,外公所在的人民解放军第九纵队 73 团第二连奉命从山东泰安出发,经临沂,到达碾庄,参加战役村东外是一片很大的平原,村中的房屋在战斗中不是烧毁,就是东倒西歪,遍地是敌人的大炮武器

    13、和弹药。”据材料可知,作者的外公当时参加的战役是( )6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 B解析 辽沈战役的作战地点是东北三省,故 A 项错误;淮海战役中的碾庄战役消灭黄百韬部,故 B 项正确;平津战役的作战地点是北京、天津、新保安,故 C 项错误;渡江战役剑指南京,故 D 项错误。12.(2018 海南八校新起点联盟考试,11)1949 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前要求各国大使馆先迁往广州,而后再迁往台湾,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受美国国务院之命留南京观望数月。美国此举( )A.有试探新政权外交政策的意图B.意在表明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民心C.试图争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感D.顺

    14、应了解放战争大局已定的现实答案 A解析 材料中司徒雷登的目的是试探新政权的外交政策及对美国的态度,故 A 项正确;B 项“民心”与材料中“美国国务院之命”不符,故错误;争取好感在于实际行动,并非仅仅是材料中的“观望数月”,故 C 项错误;虽然材料中“留南京观望数月”,但美国最终没有承认新中国,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 博文雅道全国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唐是继西晋灭亡以后南北长期分裂又重新走向统一的两个王朝。经过隋的短暂统治,唐朝建立起更为稳固和广阔的统一国家。不管在政治、经济、文化哪一方面,唐朝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致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繁

    15、荣的景象。所以,唐王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 7 世纪初至 9 世纪末的世界上,唐王朝是先进的、强大的、文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曾经发挥过先导作用、楷模作用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摘编自牛致功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7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在战时获得的大国地位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这种大国地位是美国给予的,而非中国或苏联的成就。曹学恩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确定从法理上确定了中国的大国国际地位,但仅是形式上的。中国并未获得与美英苏三国平等的大国权力。杨成竹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

    16、世界大国地位并不牢固,所谓的大国地位只是一种形式。摘编自耿密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崇高国际地位形成的历史前提。(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大国地位的不同。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几位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大国地位的说法。参考答案 (1)前提: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民族交融,心态开放,活力旺盛;政治经济制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经济文化具有领先世界的水平。(2)不同:唐朝的综合国力强大,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并没有真正得到大国的地位。看待:费正清的美

    17、国给予中国大国地位的说法不正确,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作用和贡献而得到的。中国学者关于中国仅仅是形式上的大国的观点符合当时的情况。14.(2018 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开过众多“革命借条”,如下表所列的三张代表性“革命借条”。时间、地点名 称 内 容1930 年湖北孝感红军借条“因我们红军现在扩大武装经济 特向杨长银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经济困难队长涂杏(印章) 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1945 年湖南宝庚八路军借条“借爱国人士周莲池先生大米陆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

    18、元肆佰贰拾块、铜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八路军贺龍(盖有贺龙和陈菊生的印章)一九四五年三月”8(今邵阳)续 表 时间、地点名 称 内 容1949 年湖南宁远解放军借条“今借到张先生土荣家马壹匹 此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湘南司令部朱印 十一月十三日条”据湖南发现 1945 年八路军借条等整理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革命借条”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 示例一论题:艰难的革命环境催生“革命借条”。阐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军队,财政来源少,经济困难,加上国民

    19、党的“围剿”与打压,不断扩充的革命队伍的物资供应十分紧张。为了进一步开展革命斗争,部队不得不借助于殷实之家,在当时无法偿还的情况下立下借据。这些从民间借来的钱物对民主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助。示例二论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出的“革命借条”的真伪需要辨别。9阐释:“革命借条”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真伪需要辨别。在辨别时,应注意以下要素:时间上,其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否正确;字体上,繁体与简体的使用是否合理;内容上,措辞是否得当,如“祖国统一”;字迹、署名和印章,是否与经办人相吻合等。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财政困难在不同时期向一些人士借用了一些物资或钱财,围绕革命借条拟定论题时,一是从借条的背景出发,阐述借条出现的背景,展示党对人民的信用。二是从把借条作为历史材料的角度出发,要对借条的真伪进行辨别,这就涉及史料研究,看借条信息是否符合当时的情景。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