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5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含解析).doc

    • 资源ID:1081560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5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含解析).doc

    1、1考点 56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2)实例剖析顶端优势a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b原因:顶芽生长素侧芽顶端优势c解除方法:摘除顶芽。d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除草剂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

    2、适浓度(1)实验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2)实验过程2(3)实验分析由如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A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在 A 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考向一 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分析1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点为最适浓度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C乙图中

    3、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参考答案】D技法提炼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方法(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生长。3(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多涉及坐标曲线图形式的试题。一定要区分清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要误把最适生长素浓度看成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分水岭”。(3)常见的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植物的顶端优势:生长素对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除草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作物表现为促进作用。根的向地性:近地

    4、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作用。2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则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 106 molL1B甲图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 f 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C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 c、g 点表示【答案】C考向二 生长素对插条生根或促进根生长的实验分析43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

    5、理组相互对照B在正式实验前要做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C用于扦插的枝条应该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D最适浓度应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浓度之间【参考答案】B归纳整合“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 4 个注意点(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

    6、置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3)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例如沾蘸法是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蘸一下(约 5 s),深约 1.5 cm 即可,千万不能将整个枝条泡入其中;浸泡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4)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4图 1 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 2 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5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图 1 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

    7、长素浓度应高于 D 点对应的浓度B从图 2 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812 ppm 之间C图 1 和图 2 分别说明生长素对茎和根的生长都具有两重性D利用低浓度的 2,4-D 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答案】C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茎B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2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被抑制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C顶芽优先生长

    8、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D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3如图所示,若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 A 点(为 1010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作用效果相同BAD 属于生长抑制范围C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相当于曲线 FE 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4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 X、Y、Z 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判断合理的是A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BY 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CZ 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DX 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9、5将柳树枝条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 a、b 两端分别长出芽和根,如图中甲所示。若把柳树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根和芽的生长情况是Ab 端长芽、a 端长根,越靠近 b 端芽越长,越靠近 a 端根越长Bb 端长芽、a 端长根,越靠近 b 端芽越短,越靠近 a 端根越短7Ca 端长芽、b 端长根,越靠近 a 端芽越长,越靠近 b 端根越长Da 端长芽、b 端长根,越靠近 a 端芽越短,越靠近 b 端根越短6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子课题实验:取同种植物生理状况相同的带芽的

    10、枝条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将甲、乙、丙三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溶液 1010 mol/L 的 IBA 溶液 105 mol/L 的 IBA 溶液 清水生根数量(条) 43 8 2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子课题名称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B甲、乙、丙三组都选用较多数量的带芽枝条进行实验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C甲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适宜,具有促进作用D乙组枝条生根数不为零,所以实验并未体

    11、现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7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角度用 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 具有最大值8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黄化的豌豆幼苗切段均分为 8 组,置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茎段的生长量,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组别 1 2 3 4 5 6 7 88生长素浓度/molL -1

    12、 0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茎段生长量/mm 0.6 1.1 1.5 2.6 2.1 1.6 0.9 0.4A可以推测,第 8 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 4 组B实验所用黄化豌豆幼苗的尖端要保持完整,不能损坏C将第 6 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 0.91.6 mmD8 个组的茎段均有伸长,故本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9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 a、b 两点生长素浓

    13、度都小于 108 mol/LC丙图 A 段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 B 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10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甲图所示为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IAA)的反应,乙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是由前体物质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激素的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_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9(2)B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是_,

    14、B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由此可见,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最大的是_。(3)在用 NAA 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 NAA 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法处理插条,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_(填“高”或“低”)的地方进行,以保持 NAA 溶液的较低浓度。(4)如乙图所示,_L/L 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促进效果最好,正式实验应在_L/L 浓度范围内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11(2018江苏卷)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 30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下列

    15、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 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 与 300 mg/LIAA 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12(2018浙江卷)某同学进行了 2,4-D 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0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B2,4-D 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 2,4-D 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 a 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1【答案】D【解析】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

    16、不敏感的是茎,因此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茎,A 正确;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向光侧向背光一侧发生横向运输,从而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B 正确;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C 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 错误。2【答案】B3【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C 点之前,都是促进作用,其中 A 点对应的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C 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 点之后,都是抑制作用。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a 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所以根弯向地下生长,即根的向地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17、图中显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有相同的效果,A 正确;AC 范围内属于促进作用,C 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D 范围内属于抑制作用,11B 错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 a 侧,抑制生长,相当于曲线 CD 段浓度,C 错误;在太空中,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仍然适用于根的生长,但由于太空中重力为 0,所以 a、b 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根水平生长,D 错误。4【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实验结果可知,与用清水处理的空白实验组相比,Y、Z 两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X 浓度的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X、Y、Z 三个浓度中,X 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根

    18、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说明 X 浓度最大,但是 Y 和 Z 浓度大小不能确定,A 项错误;Y 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杨树侧芽生长量大,说明 Y 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的生长,生长素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B 错误;在 X、Y、Z 三种浓度生长素中,Z 促进杨树侧芽生长的效果最明显,但是不能说明 Z 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C 错误;据图可知,X 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杨树侧芽生长量小,说明 X 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D 正确。5【答案】C6【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条);丙组为对

    19、照组,与丙组相比,甲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了扦插枝条生根,乙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了扦插枝条生根,该实验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条),则子课题名称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A 正确;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甲、乙、丙三组都选用较多数量的带芽枝条进行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正确;甲组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浓度较适宜,因此枝条生根数最多,C 正确;乙组中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而甲组促进生根,因此该实验体现了生长

    20、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D 错误。127【答案】D【解析】图二表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说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A 项正确;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鞘弯曲程度增大, 逐渐减小,B 项正确;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 项正确;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c 点时, 具有最大值 90度,D 项错误。8【答案】A9【答案】A【解析】甲图中横轴以下是抑制,横轴以上是促进。乙图中 a 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b 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所以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 正确,B 错误。生

    21、长素的运输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前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而不能反向进行,后者是发生在尖端的运输,C 错误。由甲图看出,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就在这两种浓度之间,D 错误。10【答案】(1)吲哚乙酸 色氨酸 基因组(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抑制 根 (3)浸泡法 高(4)4 26【解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各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2)据图分析,B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对芽表现为抑制

    22、作用;由图示分析可知,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最大的是根。(3)在用 NAA 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 NAA 的浓度较低,则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高的地13方进行,以保持 NAA 溶液的较低浓度。(4)据图分析,乙图显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4 L/L 左右时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促进效果最好;为了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正式实验应在 26 L/L 范围内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11【答案】B【解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 IAA 较少,A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mg/L 的 IAA 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 正确;图中显示,100 与 300mg/L 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 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 IAA 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 错误。12【答案】B


    注意事项

    本文(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5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