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14.2《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
-
资源ID:1080498
资源大小:10.88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生物下册4.14.2《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
1、1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同步练习随堂练习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造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2、一种寄生于葡萄根部的蚜虫从北美洲传到欧洲,致使当地葡萄园几乎全部遭到毁灭。其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C、外来物种缺乏天敌,可大量繁殖D、环境污染3、下列哪种做法和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 )A、要想富,先种树 B、围湖造田,填海造田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将捕捉到的毒
2、蛇放回到大自然中去4、把过多的未经净化的垃圾直接倾倒到河流中,会使水中的氧气减少,进而导致( )A、河水的温度下降 B、河水中矿物质的浓度降低C、河水中厌氧水生生物增加 D、河水中需氧水生生物增加5、导致酸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A、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 B、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C、由人类活动排放的过氧化物 D、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氮气体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据报道,我国现在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农村地下水资源50%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某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
3、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A、只有 B、只有C、只有 D、7、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8、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2A、造成植物枯萎 B、腐蚀建筑和户外雕塑C、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D、促进植物的生长9、下列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 )A、安装净化装置 B、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C、减少污水排放 D、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
4、10、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酸雨 臭氧层空洞 白色污染 赤潮 潮汐 噪声A、 B、C、 D、参考答案1、C 解析:人口的过快增长引起能源短缺,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占用耕地、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人口的过快增长。2、C3、B 解析:生态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每一种生物都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A项(种树)、C项(建立自然保护区)、D项(放生物回归自然)都属于保护生态环境,而B项(围湖造田,填海造田)则是破坏生态环境。4、C 解析:水中氧气的减少,使水中需氧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死亡,厌氧生物会大量
5、增加,它们会向河水中释放一些有害物质,使水质污染进一步加重。5、A 解析: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阳光、水蒸气、浮尘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硫酸的微滴,飘逸在空气中,遇到降雪或降雨,形成酸雪或酸雨,其形成与石油、煤等含硫燃料的燃烧有关。6、D 解析:农药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土壤渗入地下水,引起水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等无机盐也会渗入地下水,有的还汇集到河流或海洋,能够引起水华或赤潮现象。7、C 解析: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和危害。酸雨是指酸性较强的雨水;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所以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是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酸雨对地面的各种生物危害都较大。8、D 解析: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9、C 解析:酸雨主要是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导致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10、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