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九年级下册 1.2 俄国的改革真题演练1彼得一世改革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是()A创建新式常备军B准许工厂主 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C派 遣留学生D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2 (2017 山东泰安六三制中考)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 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A资金缺乏 B 封建农奴制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3 (2018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期末)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俄国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它们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这一弱点是()A沙
2、皇的残暴统治 B农奴制度C对外战争失利 D气候寒冷4 (2018 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的做法是()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无偿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允许农奴高价赎买土地D牺牲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农民利益5 (2018 四川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技术自由劳动力市 场资金A B C D26 (2017 山东东
3、营中考)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这是由于 1861 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D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 19 世纪初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资本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19 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
4、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 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 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 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1)依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观点。8.先阅读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61 年农奴制改革内容摘录:自改革法令实施之日起,农民无条件获得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获得其耕种的一半土地,另外一半归地主
5、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农民获得的土地必须向地主花钱“赎买” ,土地赎金额由农民和地主协商确定。 (农民向地主交出的赎金往往高出土地实际价格的 2-3 倍)获得自由后的农民仍归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3(2)有人画了这样一幅画(如图):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的脚面。结合法令内容,说说 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3)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 “很多农民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结合法令内容,说说很多农民为什么会“愁容满面” ,有“怨声和叫喊”?(4)一位地主
6、说:“解放法令颁布之后不久,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判断这位地主说的是否属实?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4参考答案1B 解析: “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故选B。2B 解析:“19 世纪中期,封建农奴制的存在使农奴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且他们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暴动频繁。封建农奴制成为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 。3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俄国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它们的弱点暴露无遗”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沙皇的统治。故选
7、B。4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不愿无偿将士地分配给农奴,所以他采取允许农奴高价赎买土地的做法。故选 C。5B 解析:“农奴获得了自由,可以自由转换职业,这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用钱赎买一份土地,这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资金。正确,故选 B项。6C 解析:“1861 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 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实际上,农奴需要付出高额赎金取得份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7.(1)农奴制 日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战争失败;农民反抗斗争。 (答出其中三点
8、即可)(2)列宁的观点是正确的。农奴制的废除,经济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条件,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杜马制度的建立和司法制度的变革,推动封建君主制的转变。8.(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农奴制导致了对外战 争的失败。(2)因为农民认为自己从此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且可以获得一块土地。(3)因为农民害怕自己得到一块不好的土地;得到的土地还必须出钱赎买;还要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管理。 (任答两点既可)(4)答案一,属实: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还得到了一块土地。答案二,不属实:农民要用高出土地实际价格 2-3 倍的钱赎买土地,还要受到村社的控制。 (也可以答:他站在地主5自身的立场上,美化这场改革。 )答案三,不完全属实:综合前两种答案回答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史料、归纳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归纳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外原因回答。 (2)问归纳农奴制改革中利于农奴的规定回答。辨析改革的内容可知: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据此回答(3)问。 (4)问是开放型题目,从农奴制改革的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别说明是否属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