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077793       资源大小:193.4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1、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考点 1.了解当今时代主题,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b) (道德与法治九下 P1626)2.知道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发展。 (b) (道德与法治九下 P1626)考点分解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1)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2)二战后,各国人民深深感到和平发展的可贵;(3)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4)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2.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消除贫困

    2、,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3. 维护和平的方式: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1)国家:继续深入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努力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建立。(2)中学生:树立全球观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关心世界的发展,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崇尚和平。2二、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3、的因素:1.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局部战争与冲突;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2.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2)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3.恐怖主义的危害: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它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原因:(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3)

    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2.做法:(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2)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3)坚持共建共享,建立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4)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5)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6)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3.意义: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

    5、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说明了什么?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负责3任的大国。2全球问题有哪些?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蔓延。这些全球性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发展。【例 1】当地时间 2018 年 4 月 27 日上午 9 时 30 分许,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晤。两位领导人在军事分界线握手,开始历史性的会面。朝鲜 5 月 24 日将位于朝鲜东北部吉州郡的丰溪里核试

    6、验场的多条坑道爆破,并拆除相关设施,正式宣布废弃这座核试验场。这得到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欢呼与关注。此举(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表明朝鲜与韩国很快统一 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表明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A. B. C. D.【答案】C【考点】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解析】本题通过朝韩领导人会晤这一具体案例,直观说明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追求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但并不能说明朝鲜和韩国会很快统一,故选 C.【例 2】右图启示我们( )A.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B.以武力代替和平谈判解决争端C.反恐将成为世界的主题D.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反恐势在必行【答案】D【考点

    7、】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解析】本题考察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因素的理解,图片中“反恐”二字体现出恐怖主义的危害,故选 D,其余选项都不对。4【例 3】习近平主席在国际社会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普遍赞誉,并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 55 届会议通过的决议中。下列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内涵有(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A. B. C. D.【答案】D【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它内涵丰富,以上几点都有体现。故选 C。【例 4】关心人类命运,培养全球意识,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

    8、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据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B.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C.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有积极的态度D.了解外国人特定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以我为主【答案】D【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的做法【解析】本题考察青少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注意设问方式,D 选项中“交往时以我为王”错误,故选 D。【例 5】简答题:材料一: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组近日发布的2017 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认为:2017 年的世界经济呈现诸多新亮点新变化:全球经济增速企稳向好、发达经济体呈现同步反弹、美国经济复苏

    9、势头明确、中国经济贡献超过三成、新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贸易投资出现回暖态势等。材料二:在充满贫困与疾病的地方,中国蓝盔不遗余力。在刚果(金)原始森林深处,中国维和部队工兵分队冒着安全风险,为当地民众开辟修筑道路;在传染病肆虐的利比里亚,中国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到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偏远村庄巡诊义诊,向“传染病死神”宣战,挽救众多妇女儿童的生命。(1) 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了世界发展的主题是什么?(2) 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发展?(3) 结合材料二谈谈维护和平还有哪些手段。5【答案】(1)和平与发展。(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3)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考点】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解析】本题侧重考察学生对当今时代主题的认识,制约世界发展的因素、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材料可从课本中组织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