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科素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1077352
资源大小:2.72M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科素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1第 6 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背景资料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交流讨论1试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答案 山地多,耕地资源有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河湖众多,水源充足等。2 “稻鱼共生系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其具体表现。答案 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耘田松土;稻鱼共生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等。近年来,古老的稻田养鱼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一些农户用水泥浇筑田埂防止漏水,通过施用化肥、农药和投入精饲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田鱼产量,并开发以稻鱼共生文化为核心的农业观光活动,农民收入得到增加。3说明发生上述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该转变对当地产生的影响。答案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扩大等。影响:提高稻田产量;丰富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不利于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