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种群的数量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1077226
资源大小:56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种群的数量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种群的数量变化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某生物小组调查了某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 年该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程度较 1975 年低B1971 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该种群的幼苗数比成熟个体多,所以是增长型种群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 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参考答案】B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2B达到 K 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 K 值也可能不同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 支试管中进行培养。结合下表的实验数据,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起始酵母菌数(10 3个) 10 5 5 10A与相比,内酵母菌先到达 K 值,种群数量先下降B因为在“同样实验条件下” ,所以 4 支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一定相同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3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
3、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1 【答案】C【解析】在自然情况下,种群一般是按“S”型曲线增长的。达到 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3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 K 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 【答案】C【解析】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起始酵母菌数量较多,试管中种群数量先达到K 值,同时也先下降,A 错误;在“同样实验条件下” ,但 4 支试管内培养液体积和起始酵母菌数有所不同,故种群增长速率不一定相同,B 错误;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C 正确;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培养液体积较大,利于酵母菌生存,因此试管内种群的 K 值大于试管,试管的环境阻力大于试管,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