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0(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1077177       资源大小:455.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0(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周末培优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参考答案】B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故在野地里呈点状分布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两种常用方法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2据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 K

    2、值后呈“S”型增长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 2 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2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 2 以前D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3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的演替都是由裸岩、地衣、苔藓一直发展到森林阶段B群落的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C人类活动会干扰群落的演替速率,但不会改变演替方向D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结果是丰富度保持不变4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能量(kJ) 410 210 130 70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 35%用

    3、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 1000kJ1 【答案】D【解析】由于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故在野地里随机分布,A 错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等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一般呈现“J”型增长,B 错误;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C 错误;“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D 正确。【名师点睛】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

    4、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2【答案】C3【解析】“S”型增长曲线,一开始就存在环境阻力,而不是开始呈“J”型增长,A 错误;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 2 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 错误;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 2 以前,C 正确;合理密植是调节的种内关系,而不是种间关系,D 错误。3【答案】B【解析】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从裸岩、地衣、苔藓到森林阶段属于初生演替,故 A 错误;次生演替速度快,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故 B 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 C 错误;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丰富度越来越大,故 D 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0(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