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1076944       资源大小:92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1、1第 15 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10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8 年天津卷) “(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A BC D【答案】D【名师点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这里就是江西的瑞金。2

    2、(2018 年北京卷)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2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3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

    3、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土地革命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调动了积极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A【解析】1930 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 A 项。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故排除 B 项。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故 C 项错误。D 项所述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

    4、象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名师点睛】根据题干信息, “赤色区”即革命根据地, “白色区”即国民党统治的地区;3在国共对峙时期,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而出现了“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一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4 “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 ,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下列符合“燎原”之势的是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D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

    5、枪【答案】B【名师点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的现象。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的,故本题答案为 B 项。51935 年 10 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诗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中的“三军”是指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C红四方面军 D三大主力红军【答案】A【解析】1935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了会师,所以诗歌中的“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而非红二方面军和

    6、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在 1936 年 10 月,所以只有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6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该会议是指4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并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 1935 年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 项符合题意;ACD 均与题干“长征途中”的要求不符。7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

    7、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答案】D8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开展土地改革B进行万里长征5C工农武装割据D进行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 “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等信息说明,这一事件指的是红军的万里长征,故 B 项正确;土地改革、工农武装割据和抗日战争不符合“

    8、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 ,故 ACD 项错误。92011 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 76 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 ”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 ,主要理由是A遵义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B遵义会议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答案】D10据陈云手稿记载,遵义会议做出了四项决定: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确定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 B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答案】D6【解析】根据材料文字“毛泽

    9、东同志选为常委”可知,A 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1945 年的中共七大上,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遵义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无关,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文字“取消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 ,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可知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D 项表述符合题意,D 正确。【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红军、党、国家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是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本题容易错选

    10、A,注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确定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区别。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111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摘自哈里森、埃

    11、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概括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答案】 (1)原因: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致使红军损失惨重。表现: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将东北各地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号召平津学生南下抗日宣传。(2)事件:遵义会议。原因: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

    12、核心的党中央7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事件根据材料二可知, “分水岭事件”使得“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指的是遵义会议。原因这是考查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

    13、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8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 (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主题二(经济上):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主题三(理论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其他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共产主义乐观精神、官兵平等民主、军民艰苦奋斗等主题,言之有理均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